二戰中蘇聯爲啥能翻盤?斯大林剛硬的領導風格和軍民團結一心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戰爭歸根結底拼的是國力,沒有實力的支撐,再高超的技巧也是空談。事實上,即便是德軍兵臨莫斯科遠郊之時,蘇聯的實力仍被大大低估,說起來還頗有“扮豬喫老虎”的意味。這段往事,咱們要從1928年說起。

那一年,剛好50歲的斯大林基本坐穩了頭號交椅,正值壯年的他雄心勃勃,親自拍板宣佈了一件事:我們蘇聯要搞個大新聞,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脫貧致富,邁入世界一流強國行列,向全世界展現蘇聯體制至高無上的優越性!此話說得令人熱血沸騰,然而西方國家卻笑成了一團。原來,若用一個字形容那會兒的蘇聯,“窮”恐怕再貼切不過了。

我們來看看數據:1927年底,蘇聯國民識字率勉強過50%,在校大學生所佔總人口的比例不到0.1%,舊觀念在羣衆心中仍然根深蒂固。全國農業車輛和機械不足3萬臺,作爲農業大國,全國僅有約1%的耕地能依靠拖拉機來耕種。再看一眼GDP,當年蘇聯工業產值僅有美國的1/8,仍在英法體系瘋狂壓制之下的德國,都能達到蘇聯的2倍。再看一眼對面,整個西方仍沉浸在一片勃然生機之中,權貴們不斷高調重複着:資本主義已經殺死了貧窮。

斯大林同志大概是害怕對方喫飽了閒着沒事幹,再搞一次武裝干涉,眼下自身強壯起來比啥都實在。然而這個口號似乎提得確實有點太不是時候了,當時蘇聯國內階層矛盾尖銳得可怕,相當一部分民衆拒絕接受新政權,舊俄勢力和無政府主義在民間的影響力依舊巨大。許多人找不準自己在蘇維埃社會中的位置,乾脆選擇自暴自棄。於是很多人選擇去當“大神”,做一天玩三天,靠賣苦力掙點錢,轉頭就消耗在酒精和美色上了。

可以說,大半個蘇聯都在生存線上掙扎,基本的溫飽尚且無邊無際,又何談富強?蘇聯提出要搞改革,這事兒惹得全世界一片嘲笑,西方媒體如此形容:紅色空想家又在做美夢了!

然而,歷史不止一次證明高度集中的蘇聯體制的執行力有多可怕。就是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蘇聯硬是依靠一個“五年計劃”就基本實現了脫貧。有意思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歷史似乎也在有意識地“送助攻”。1929年9月,美國財政部長安德魯·梅隆得意地宣稱:“眼下這種繁榮景象會永遠持續下去。”然而僅1個月後,大蕭條便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大量窮人的破產使得西方資本家沒辦法再從自家百姓身上捋羊毛,無奈之下只能見錢就收。而蘇聯那邊也恰到好處地遞來了橄欖枝。

誰會跟前有仇?在對待蘇聯的立場上,美國政府嘴上依舊強硬,其實私下裏早就投了誠。在這一階段,蘇聯方面幾乎是掏空了國庫裏的銀子,把美國人請到自己家裏來搞建設;其中一些項目,如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美國人先是在國內建好流水線,調試好設備,再把它們拆分打包,運送到蘇聯再次拼裝。總而言之,在超過80家美國企業和數以千計專家的幫助下,一條條流水線、一座座規模龐大的工廠和一個個宏偉的基建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了蘇聯的土地上。

資本家撈到了錢續了命,蘇聯人如願買到設備和技術,這一輪買賣看起來是雙贏,實際上後者血賺。咱們從數據上便能看個大概:1933年1月,蘇聯政府宣佈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與5年前相比,蘇聯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升到70.7%,輕重工業比從60.5%比39.5%變成46.6%比53.4%。除此之外,與1913年相比,蘇聯發電量提升了6倍,農業機器數量增加4.5倍,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新式機械。在國家工業化的同時,蘇聯國庫迅速充盈,這個糾結了許多世紀的“老大帝國”終於實現了涅槃。

雖然這份成績單看起來令人振奮,但實際上,蘇聯人的表現卻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咱們舉個例子:咱們剛剛提到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放在當時全世界都算是首屈一指的存在。然而當它於1932年3月投產時,工人們每天卻只能用它生產3臺拖拉機;在“學習”了3年後,其月產量才勉強達到最低標準。再舉個例子:設立於烏拉爾車里雅賓斯克州的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也是個大手筆,但在最初的許多年裏,其年產鋼量都纔剛剛合格。

以這兩例爲代表,那批剛置辦的大廠子大多都處於大材小用的狀態,然而即便如此,蘇聯仍實現了脫胎換骨,我們換個角度便能發現一個問題——這些廠子的規模究竟有多大!實際上,這其中也包含了後來蘇聯能夠反敗爲勝的一個關鍵因素。

歷史上有段小插曲:根據德國裝甲兵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的預估,德國要想支撐起這場戰爭,工廠每個月就必須造出800~1000輛坦克。如果做不到這點,每月的最低產量也決不能少於600輛。然而,就在眼看大勢不妙,德國進行全國總動員前夕,軍工廠的坦克月產量最高也只達到了320輛。與之相對的是,在此之前,德國派往蘇聯的一個觀察團便驚恐地發現,蘇聯坦克月產量達到了1500輛;其中有個工廠一天內就造出了22輛坦克

實際上,從某個角度來說,對於蘇德之間的這場戰爭,蘇聯早在二戰爆發前10年就開始準備了。

正如我們在文章開頭所說,蘇聯高層急於壯大自己,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擔心別國趁機在找麻煩。於是在花錢找美國人幫忙修建工廠時,他們便提出了“一廠兩用”的要求。再拿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舉例:縱使在最難熬的1942年,這座工廠撕掉了“拖拉機廠”的外衣,轉而專門生產坦克和各種軍用車輛,結果每月就能造出200輛坦克和150輛火炮牽引車——這足夠填滿一個新組建的裝甲集團軍了。

在打算閃擊蘇聯之前,德國高層曾對敵人的實力做了一輪分析。前者認爲,蘇聯國力看似強大,但其70%的工業都分佈在烏拉爾山以西,倘若德軍能夠快速攻佔,那麼蘇聯將遭受滅頂之災,成爲砧板上的魚肉。然而令德軍沒有想到的是,雖然戰爭爆發以後蘇軍兵敗如山倒,一切看似正如德國人所料,但實際上,在蘇聯內務部的指揮下,蘇聯軍民拼死將設備偷偷運到了西部,他們在那裏修建了簡陋的工廠。這些在大多數時間裏裝死的民用工廠搖身一變成爲戰爭猛獸,它們日以繼夜地爲蘇軍輸送新鮮血液,成爲翻盤的關鍵因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曾有一部分德軍軍官向高層進言:蘇聯的軍事潛力實際是被大大低估了。即便現在的蘇軍作戰素養差,軍官水平嚴重偏低,但它仍是個可怕的對手。別的不說,看看那些蘇聯工廠的軍工生產能力就知道了。連糊塗的赫爾曼·威廉·戈林都一度十分反對同蘇聯開戰,他們的元首卻迷信了自己的感覺,最終孤注一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