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民國時期,蒙古其實是我們的一部分。但是後來因爲種種歷史的原因,導致於這個地區最後分裂出去成爲一個獨立的存在,而這期間的歷史只不過是只有幾十年而已。而蒙古之所以會成爲現在的這種情況,與當初的蘇聯是有着分不開的關係的,那麼當年的蘇聯到底是如何看待蒙古以及這個地區的位置意義的呢?我們在這裏整理了一組上個世紀30年代的蒙古軍隊的閱兵式,從這些老照片中,我們也許可以看出裏面的情況。

這是當年在蒙古的烏蘭巴托所舉行的蒙古軍隊自己的閱兵式,從這些老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當年的蒙古軍隊所裝備的武器幾乎清一色是蘇聯生產的。如果從遠處看,我們幾乎分不清,這到底是蘇聯的軍隊還是蒙古的軍隊。

那個時期的蘇聯對於蒙古可以說是相當的照顧,不光提供大量的軍事裝備,甚至在軍事人員的訓練方面,蘇聯也大力的提供幫助。我們在照片之中可以看到那個時候的蒙古軍隊,甚至已經有了大量的蘇聯坦克,要知道這種情況在當時的國內來說也是十分的罕見的。

而這些由蘇聯的教官訓練,用蘇聯的武器所裝備出來的蒙古軍隊在後來的蘇聯與日本關東軍之間的戰爭之中是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蒙古軍隊大力的協助,蘇聯軍隊對關東軍進行了雷霆一擊。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當年的蒙古軍隊的戰鬥力還是比較靠譜的。

而當時的蘇聯之所以如此對待蒙古,其本質上與斯大林的戰略思維是分不開的,在斯大林的意識之中,他希望蒙古成爲一個完全按照蘇聯的計劃軌跡去發展的地區。而當時因爲我們國家的整體實力還比較的弱小,對於蒙古的控制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這纔給了強大的蘇聯以可乘之機。雖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蒙古內部也出現了不滿蘇聯這樣做的一些人和一些看法。但是最終都被斯大林強制性的壓了下去,在完全控制住蒙古之後,蘇聯對蒙古的各個領域進行強制性的影響。

在這樣的一個大的環境之下,蒙古整體的軍隊的建設自然首當其衝成爲蘇聯要改變的事物。當時的蘇聯對於我們的援助更多的是屬於軍購意義,而對於蒙古則完全不是這樣,蘇聯有很多更好的裝備是優先送到了蒙古軍隊的手中。而隨着蘇聯用這樣的操作手法的時間上的加長蒙古也越來越明顯的離不開蘇聯的扶持。最終也導致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

所以從這樣的一個實際而又客觀的角度出發,我們能夠看得出來,當年在軍事上蘇聯對於蒙古確實是有幫助的,但是對於我們來說,蘇聯當年的做法對我們的傷害卻是非常的巨大的,一直到今天這個傷口恐怕仍然會隱隱作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