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對於一些區域類指數衍生的ETF產品,上述基金公司產品部門負責人就認爲,這樣的產品佈局適合順勢而爲,完全的白手起家存在不小的壓力。如果已經有區域主題類基金產品的投資經驗的基金公司,不妨在這些指數上開發ETF產品”。

(原標題:ETF爭奇鬥豔 基金公司花式比拼)

今年早些時候,科技類ETF基金髮行一度極其火爆,基金公司對此類產品“趨之若鶩”。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採訪發現,目前不少基金公司在ETF賽道上的比拼勁頭十足:一方面,部分基金公司重回寬基ETF賽道;另一方面,smart beta類產品引來各類機構爭相佈局。與此同時,還有基金公司繼續深耕行業主題類ETF,堅守熱門的科技類產品的大有人在,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希望另闢蹊徑,尋找細分領域中的機會。

ETF日益多樣化

Wind資訊數據顯示,進入二季度以來,全市場發行的ETF產品日益呈現多樣化的特徵。

一方面,寬基類ETF及其聯接基金出現不少“新品”,例如中證800、中證500、深證100等寬基指數類ETF產品陸續推向市場。佈局其中的基金公司,除了一些希望通過寬基類產品試水ETF基金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外,也不乏部分實力雄厚的頭部基金公司。另一方面,smart beta類ETF產品,也持續獲得機構關注,在設置了紅利低波等因子後,這類ETF演化出不少新產品。例如景順長城紅利低波動100ETF以中證紅利低波動100指數爲標的指數,採用完全複製法,即以完全按照標的指數成分股組成及其權重構建基金股票投資組合爲原則,進行被動式指數化投資。

除此之外,一些區域類指數衍生出來的ETF基金產品,也獲得機構的青睞,興業中證福建50ETF、招商中證浙江100ETF等基金產品目前也正在發行之中。其中,招商中證浙江100ETF採用完全複製策略,跟蹤中證浙江100指數,其風險收益特徵與標的指數所表徵的市場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徵相似。

而此前行業追捧的行業類和主題類ETF基金產品,特別是一些科技類ETF,當前還有基金機構在堅守。例如半導體芯片、5G通信主題等等ETF及其聯接基金,也是二季度以來一些公司的重頭產品。

“ETF產品的整體發展,和我們資本市場上機構投資者的逐步壯大密切相關,也和資本市場的改革進程相關。從發達市場經驗來看,國內ETF基金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各家機構可以選擇的路徑也還很多。”一位ETF基金經理表示。

賽道競爭激烈

對於基金公司在ETF賽道上的花式比拼,行業人士認爲,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這一賽道競爭激烈。

“寬基類ETF產品,其實是相對的‘紅海’,先佔優勢突出,目前來看,主流寬基指數都有ETF基金產品推出,後續再切入的難度大、成本高。科技類行業和主題ETF,本來是比較容易推向市場的產品,但受監管因素的影響,也出於ETF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需要,面臨階段性的受限。不過也有基金公司仍然在上報這一類產品,但是也在其中另闢蹊徑,例如滬港深三地市場的科技類ETF基金產品。”有基金公司產品部門負責人表示。

同時,對於smart beta產品,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基金公司將此視作比較難以突破的類目。“smart beta的產品,一大限制因素便是因子的有效性和認可度的問題。紅利、低波、高股息等等因子相對而言,更易向市場推廣,而另外一些因子,例如價值因子等等,就很難打動投資者。如果基於此研發smart beta類的ETF產品,那麼市場的接受度和認可度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一位量化和指數投資的基金經理指出。

而對於一些區域類指數衍生的ETF產品,上述基金公司產品部門負責人就認爲,這樣的產品佈局適合順勢而爲,完全的白手起家存在不小的壓力。“區域類指數衍生出ETF基金產品,有其市場的需求。但是這些指數的有效性等,我個人認爲需要觀察。如果已經有區域主題類基金產品的投資經驗的基金公司,不妨在這些指數上開發ETF產品”。該負責人表示。

ETF並非基金公司“標配”

與行業內衆多基金公司佈局各類ETF基金產品形成比較的是,目前行業內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在ETF產品領域仍然是“白紙一張”。

“中小公司這麼做的原因比較簡單,畢竟ETF在培養培育方面的成本開支不小。如果公司的產品未能有一定的規模,或者不能形成較好的產品序列,那麼前期投入將會是壓垮這一產品創新的一座大山。目前有不少中小基金公司拼命擠進ETF的賽道,相信未來將有一部分公司會無所收穫、黯然退出。”華寶證券基金觀察人士認爲。

至於一些大中型基金公司並未涉及ETF基金的情況,業內人士認爲這是比較好的差異化競爭策略。“公司在ETF產品上的佈局爲零,因爲我們認爲ETF不是擅長的領域。我們更希望將主動權益投資做大做強。公募基金行業足夠大,被動指數類產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那麼主動權益類產品更不會缺席資產管理的大時代。術業有專攻,我們有專注的領域。”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管理層人士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