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觀察到的一種行爲:孩子拒絕畫葡萄上的“點”。我沒有“糾錯”,而是繼續讓小葉子觀察家裏葡萄上的“點點”在燈照下的位置,然後開玩笑說,“哇,你畫的是地下照的燈,好有創意啊。

才分享了小葉子超愛畫畫,結果上週五,她就差點“翻車”:

我們在跟着詩詞盒子,創作一幅畫,中間她覺得畫得不好,發了脾氣想要放棄,而我趕着要開會,感覺自己也處在壓力邊緣,分分鐘我倆都能爆炸。

但最終還是皆大歡喜:

孩子不但完成了,還在視頻基礎上,加了自己的創作。

剛好奶奶在旁邊給小魚兒加餐,圍觀了整個過程,說我引導得太好了。

這也鼓勵我分享出來,因爲無論我們買了多少好玩具、好教具,都不能保證孩子一定就玩得特別好、培養了相應的能力。

今天想借這件小事說說,我們日常可以如何訓練自己的“成長型思維”,即便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也能陪娃不發火,化解小插曲,陪出質量和愛。

那天是這樣的:小葉子要畫畫,自己選了這首盒子裏的《涼州詞》,也是看到上面有“葡萄”覺得好看,躍躍欲試。

孩子都想畫得“好”,但因爲毛筆她用得不多,也沒啥比例概念,畫出來的藤在整體畫面上有點“偏右”了,畫葉子一筆下去也又厚又深,。

到了葡萄這兒,她更氣了,和我叨叨,“我不會中間留個小點兒!”,然後在一連串畫了4行“爛葡萄”後,整個畫面堆在右邊,她不滿意,又覺得沒法修改了,想放棄重來。

咦,平時畫得好好的,很久不來這齣兒了,視頻里老師引導得也挺好,這是鬧哪樣?還有20分鐘開會了,誰有時間再陪你重來啊!

我覺得按本能的反應,我真是很想數落一下孩子,要麼就是勉強鼓勵一下,“你可以的,慢慢來。”

不過,我的處理還是和往常不大一樣:

我突然“冷幽默”了一下,開玩笑給她降降火,問道,“要不咱們用左手畫?”

她“噗”一聲苦笑,搖搖頭。

“試下嘛!”

她轉成左手比劃了下,發現不行,表情靦腆又尷尬。

“還是右手熟悉對不對?你知道爲什麼嗎?因爲咱們經常用。你現在畫這個葡萄,就像我們用左手畫畫,一開始很彆扭,但是練幾次,就會好很多啦~”

我嘗試用“成長型思維”去影響她:在面臨新事物新挑戰的時候,我們都會因爲“不熟悉”、“不熟練”而充滿忐忑,但也恰恰是不舒服的感覺,證明我們在“進步”。

但孩子也需要些馬上能用起來的“腳手架”。

我看着那個被小葉子畫得很彆扭的“小點兒”、以及4行按4、3、2、1顆排列的“爛葡萄”就在想:

她爲什麼不想畫點兒呢?爲什麼不想多畫幾顆葡萄平衡畫面呢?

小葉子說,“因爲葡萄就長這樣!”

藝術來自觀察,沒有體驗就沒有創造,正好我家廚房有葡萄,我靈機一動,端了這盆上來,“你來瞧瞧,我們這個葡萄,是規則的,還是不規則的?”

小葉子一看,呀,還真的是,一串上幾顆都有,視頻裏的也是不規則的。

“那你知道爲什麼要有點點嗎,你看看?”

我舉着一串葡萄,當時開着吊燈,剛好有光澤映在上面,“哦,原來加點點會讓葡萄看起來更飽滿!”

這下她有動力畫了,我尊重了她不想再修飾黑葡萄的想法,鼓勵她,“沒關係,葡萄藤上生長出來的也都不一樣,我們把藍色的畫出來,如果點點很難空出來,咱們有什麼顏料,可以之後補個?”

小葉子很開心,“有白色的顏料!”

她刷刷刷畫起來,反而比第一串好看很多,也留了點點,這下很有成就感,只是“點”的位置,都在葡萄下面,而不是老師視頻裏的“上面”,其實不太符合光照下真實葡萄的樣子。

那有啥?我沒有“糾錯”,而是繼續讓小葉子觀察家裏葡萄上的“點點”在燈照下的位置,然後開玩笑說,“哇,你畫的是地下照的燈,好有創意啊!”

又避免了一次可能的小脾氣。

當兩串葡萄畫完,她全篇比例失衡的問題出來了,葡萄都堆到了右邊,而且各自爲政,那怎麼辦呢?

其實小葉子如果到這兒也滿意,我也不會多說啥了,她自己也希望畫面更豐富,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我又靈機一動:你看看咱們家的葡萄啥顏色,想畫不?

“想!”

然後就是她選顏色、勾兌顏料、不斷的試錯、再嘗試,愉快地開畫了。

畫完紫色的,小葉子意猶未盡,主動說:

“我還要畫綠色的!我們還喫過綠色的葡萄!”

對哦對哦!好噠,那我們來畫吧!

咦?但是顏料裏沒有綠色啊?她挑了一個接近的,但試出來效果不對,這可怎麼辦?

到這兒,小葉子的腦瓜完全開動了,“媽媽,是不是有些顏色混一起,可以是綠色?”

哇咔咔!我們倆合力勾兌了黃和藍,小葉子最終完成了綠色葡萄,再加了葉脈,完成!

對比示例圖,和老師的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充滿着她自己的創造。

小葉子拿着作品,拉着我讓我給她拍照,晚上爸爸下班、爺爺回家,又逢人介紹,“這是我畫的!”

呼~~只有我和奶奶知道,如果不是當時有這一連串的“接招”、“轉化”,分分鐘都能演變成一場發脾氣、批評的鬧劇啊!而我最終,也在下午4點準時,開始了當天的線上會議。

像咱之前文章分享的,“父母是人,不是神”,我也會有自己的壓力和情緒,做不到時時刻刻對待孩子耐心又有愛,很多時候我們知道在具體場景中該去用些方法,但不一定能那麼快速反應。

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更底層的,我“訓練”自己“智慧”反應的方法:培養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是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S. Dweck經過30年研究提出的,相對應的,就是“固定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相信每個人的才智和能力與生俱來;迴避挑戰,懼怕嘗試;抗挫能力差;缺乏自主性,被動消極。

成長型思維:相信通過練習、堅持和努力,每個人都就有無限潛力。

我們都希望孩子有“成長型思維”,但就像我陪孩子畫畫這件事,如果我們自己缺乏“成長型思維”,也難帶動孩子“積極面對挫敗”。

分享兩個特別簡單的思維訓練清單:

1、從“問題行爲”到“解決方案”的轉化思考清單:

我觀察到的一種行爲:發生了什麼?

對該行爲的一個反思:爲什麼會出現這種行爲?

一個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

針對這個可能解決問題的思路,有什麼行動?

拿孩子畫畫這件事來說:

我觀察到的一種行爲:孩子拒絕畫葡萄上的“點”。

對該行爲的一個反思:孩子爲什麼不願意畫“點”呢?

一個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孩子需要有更多關於“點”的體驗。

針對這個可能解決問題的思路,有什麼行動:拿出家裏的葡萄,讓孩子觀察葡萄在燈下的“點”的樣子。

2、“拆分問題、看清真相”清單:

我對孩子有什麼真實感受?

陪玩的時候我是不是把這種感受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我是不是用言語之外的方式,暗示了我對她失望、不關心?

什麼情形最容易觸發我對孩子的負面反應?

我是不是對孩子的期望高於她目前能達到的水平?

我被孩子激怒,是不是因爲我在其他地方受到挫折、刺激或者有些關聯反應?

我是不是考慮到了導致孩子有這種反應的全部因素?

我是不是對自己家孩子的某點問題容易揪着不放,對別人就更容易原諒?

我的反應是促進了我們的關係?還是傷害了?

我能做點什麼,幫助這個孩子?

回到畫畫這件事,其實如果這是風和日麗、心情舒爽的一天,我沒什麼工作壓力、也沒什麼煩惱,這點小事兒不算啥。

但我知道,當下我更容易急躁,其實是有我自己的投射和期待:

我希望能按我的節奏做完每一件事,陪完孩子就開會;很長時間陪孩子畫畫我倆都心情愉快,我期待繼續,不要出岔子。

我還想到了,如果當下我一怒把她批了,或是否定她的感受,“你嘰歪什麼”,都只會傷害到我們的關係,就算最後畫出了想要的作品,也不是我想要的啊。

當然,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咱都不可能臨時掉書袋,整體來講,平時如果我們就能常看這個清單、多一些覺察,慢慢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它的核心也再簡單不過:

關注解決方案、相信無論是孩子,還是我們自己,都有“成長型思維”,可以在“挫敗”中,找到可以總結的經驗,下一次,有機會不踩進同一個坑。

就好像我特別喜歡的這句話,“花只會開在你種過的地方”。

我想,我這次對“畫畫小插曲”的反應和處理,就是“種過花開”的證明吧:去練習、去思考、去覺察,直到——把它們變成你的一部分,陪孩子一起慢慢成長。

—END—

吉吉:mancz00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