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一首《涼州詞》,寫的是蒼涼粗獷,悲壯雄渾。不知詩人當時的抱着怎樣的情緒,千年之後從言語中依然能夠體會到旁觀者的冷靜觀察與一腔熱血,也能從側面意會到將士戍邊的綿綿思鄉之情。據明代楊慎在其《升庵詩話》中講到:“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里也。”也對,自《詩經》起, “賦、比、興”便是中國詩歌最主要的表現手法。所以說楊慎這種理解基本上能夠解釋詩人的想法。

也不知這首詩在當時社會範圍內傳播的如何?究竟有沒有影響到政治決策,對於玉門關的宣傳有沒有產生直接影響。然而在我們這一代的成長過程中,玉門關,一個小小的地理名詞作爲詩歌意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膾炙人口,從小讀詩如雷貫耳。那麼,歷史上的玉門關究竟在什麼地方呢?

▲ 河西四郡及兩關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來梳理一下“玉門關”的由來。漢武帝元鼎六年,“列四郡、據兩關”,這四郡爲河西四郡,玉門關則爲兩關之一,另一爲陽關。之所以以玉命名,相傳是新疆和田玉進入中原的最主要的關口。

在古代,關口的存在,一般來說都是在交通要道設置的關卡。作爲邊境的關口,更是有海關的作用,對於整個社會來講更是承擔了重要的功能。和平時期是重要的貿易窗口,而戰鬥時期更是最前沿的堡壘。因此,玉門關在中國曆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編輯


▲ 漢武帝在位55年年號變化

1. 最早的玉門關--石關峽

關於玉門關的置關,前文已提到,其始築年代應在 “築塞西至酒泉” 的漢武帝元鼎六年。

先講個故事: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衆所周知,這是李延年寫其妹妹李夫人的,漢武帝對於李夫人是特別的寵信。爲了讓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封侯,出於對大宛汗血寶馬的覬覦,漢武帝決定讓李廣利征伐大宛,當然,這其中也有漢作爲“天朝”的虛榮等等因素。

據《史記·大宛列傳》,太初二年 貳師將軍李廣利率軍首次西伐大宛失利後,還至敦煌,“使使上書言:‘道遠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戰,患飢。人少,不足以拔宛,願且罷兵,益發而復往。’ 天子聞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門,曰軍有敢入者輒斬之!貳師恐,因留敦煌。”由此可見,玉門關應在敦煌以東。

再,唐初僧人道宣 《釋家方誌》中有記載:...至肅州,又西少北七十五里至故玉門關, 關在南北山間...

根據石關峽的地貌,石關峽在嘉峪關的北側,夾在祁連山與黑山之間。這又從另一方面佐證了石關峽是最早的玉門關。

從反證的角度出發,既然玉門關是伴隨着長城而建,那麼石關峽能找到長城嗎?根據古代關口的考古規律----有關必有牆,有牆必有村,有村必有水。在石關峽附近,又找到黃草營村跟溪水。更是有由黃土、芨芨草、駱駝刺、石塊層層夯制而成的古牆。

據西北師大教授、博導李併成所考察:石關峽內及其西口今仍保存有漢代城堡遺蹟。石關峽內的古城堡名爲 “石峽堡”......該堡雖爲明代所築,但其 “舊有石關兒口墩一座”......今堡牆於紅柳溝南北兩側斷續存留,用片石、夯土夾柴草築成,爲典型的漢代築城方式......石關峽東口北部向東, 沿嘉峪關黑山山樑今仍保留一列連續的古烽燧。

因此,漢代最早設置的玉門關應在今嘉峪關市石關峽,隨着歷史的發展與戰略的需要,“玉門關遂西遷敦煌西北一帶,石關峽原址改置爲玉石障。”

▲ 今石關峽懸臂長城


2. 敦煌西北的小方盤城

大約在漢武帝太初三四年,玉門關進行了一次一次西遷。關於這次西遷的緣由,西北師大教授、博導李併成認爲,主要是隨着武帝西方戰略的需要。學術界對於小方盤城附近存在“玉門關”沒有爭議,而主要的爭議集中在到底小方盤城就是漢代玉門關,還是小方盤城爲玉門都尉府、關口在他處?


通過1998年敦煌小方盤城出土的一部分簡牘,敦煌市博物館李巖雲分析認爲:漢簡證明小方盤城爲玉門都尉府。因漢簡中有“卒吏....尉丞望對課府”等字樣。據我瞭解,漢朝的地方政府分爲兩層,一級行政區爲“郡”,二級行政區爲“縣”。郡的長官爲太守,太守的軍事副手爲都尉,在邊塞地區,“太守府”與“都尉府”極其重要。考古發現,漢簡中的“尉丞”爲都尉丞,是爲都尉的助手。就“尉丞望對課府”,李巖雲認爲:“望”是尉丞的名字,“對課”是按照標準進行考覈,“府”指都尉府,就是說由尉丞望按照標準對都尉府官吏進行考覈。在此基礎上,李巖雲提出:從小方盤城周圍地形環境和出土漢簡分析判斷,玉門關口應在小方盤城西側150米處的南北長城線上。他給出以下理由:1.小方盤城的的地理位置、地貌、佔地面積與“玉門關”有所差異;2.爲了方便稽查行旅,古代設關均選在人們車輛同行的地勢險要之處,小方盤城不符;3.古人建關無人不在長城線上,類似的有明嘉峪關、娘子關等,小方盤城不符;4.漢簡有“出入東門”與“出入關”的顯示,唯獨沒有西門的字眼,這暗示了玉門關爲西門。李巖雲最終認爲,小方盤城爲內城,其周圍還有一層外城。玉門關位於其外城西側。


▲ 來源於李巖雲《漢代玉門關址考》

3. 瓜州縣雙塔堡附近的玉門關

東漢,一個新的玉門關出現了。而位於敦煌西北小方盤城附近的玉門關,在文獻中作爲“故玉門關”存在。唐朝詩人王昌齡《從軍行》中:“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說的即是雙塔堡附近玉門關。從這句寫實的詩句中,可以看出,此時的玉門關,附近應該有雪山、有城。另從王昌齡之句“玉門山障幾千重,山南山北總是烽”可以看出,玉門關附近應該有連綿不絕的山巒、有烽火臺。

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玄奘於公元629年九十月份抵達瓜州晉昌城。也就是今天的瓜州縣鎖陽城。問路西行,有人告知,從此北行 50餘里有一瓠蘆河,“下廣上狹,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門關,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 之後玄奘連夜渡河遇到玉門關。這裏的瓠蘆河,即爲現在的疏勒河。且傍山帶河, 形勢險要。其四周山頂、 路口、 河口要隘處今仍存古烽燧 11 座, 如苜蓿烽、 亂山子七烽等。雙塔堡玉門關南邊爲晉昌城,與之相隔的爲亂山子,符合王昌齡詩歌記載。而此次東移,時間大約在東漢明帝永平十七年 ,據李併成教授考,其認爲爲了避免繞行敦煌,由瓜州到伊州的伊吾路路線的開設,導致玉門關東移到瓜州。而伊吾路,在唐文獻中也稱第五道,又稱莫賀延磧。《資治通鑑》卷181隋大業四年 十月條:“帝以右翊衛將軍河東薛世雄爲玉門道行軍大將,與突厥啓明可汗連兵擊伊吾,師出玉門,啓民不至。世雄孤軍度磧。伊吾初謂隋軍不能至,皆不設備;聞世雄兵已度磧,大懼,請降。世雄乃於漢故伊吾城東築城,留銀青光祿大夫王威以甲兵千餘人戍之而還。” 在這段文獻中,薛世雄從玉門出發,走伊吾路,出其不意,最終導致匈奴請降。而此時的玉門,即爲東移後的玉門關。


▲ 今雙塔堡水庫

玉門關的三次變遷,是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與政治軍事條件所導致的,據分析,隨着戰爭的推進,中原的疆域擴大,從而推動作爲防禦性建築的長城一直向西修建,玉門關也隨之西遷;在大規模的駐軍與開採之後,當地的環境承載力下降,同時隨着瓜州直達伊州的伊吾路的開通,玉門關進行了一次東移。針對最後一次回遷,李併成教授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從當時河西一帶的政治軍事形勢來看,石關峽的位置正當東面的甘州回鶻與西面的瓜沙歸義軍政權的天然分疆之地,正處在由一個政權轄地進入另一政權轄地的關口,因而勢必成爲溝通東西交通的必經要口;另一方面還與當時瓜州直通伊州的伊吾路的廢棄,以及沙州社會長期穩定、 沙州通往伊州的矟竿道的暢行有關。


1.公元848年,敦煌豪族張議潮起兵逐蕃。851年,唐王朝任命其爲歸義軍節度使。至公元1036年歸義軍滅,共統治敦煌等地區近兩百年。主要分爲兩個階段,前期的晚唐張氏執政階段和後期的五代宋初曹氏執政階段。

2.矟竿道是指由沙州至伊州的官道,必經“故玉門關”,即小方盤城附近的玉門關。

▲ 宋初河隴地圖


公元1036年7月,李元昊親帥大軍大攻沙、瓜、肅三州,三州淪陷,由此,西夏佔領了整個河西走廊。而玉門關就從史籍上銷聲匿跡了。自漢武帝置關,玉門關共歷時1140餘年,其在中華民族的軍事史、政治史、交通史以及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直到今天,後人還在源源不斷遠赴河西,觀摩憑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