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於高山之巔眺望,海平面上影影綽綽的桅杆隱現,繼之而來的纔是漸行漸近的艨艟鉅艦。

作爲最活躍的經濟細胞,上市公司是中國經濟的“動力源”和“頂樑柱”。每年5月前,上市公司都要披露年報和一季報,因其透明完備,一直被視作觀察中國經濟走勢的絕佳窗口。

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中國證券報記者查閱上市公司財報,奔赴廣東、浙江、福建等地調研企業發現,上市公司復甦不均衡,感受有溫差,但也有一些新變化新苗頭新趨勢,折射出中國經濟的新勢新質。

新變化:高端製造有望接棒成爲“龍頭”

南海之濱,馬巒山北。

4000畝的比亞迪工業園氣勢恢宏,一輛汽車從零部件組裝到整車下線都在這裏完成,平均每60秒就有一輛新車下線,源源不斷駛向世界各地。工業園內,比亞迪全球總部——一座佔地6.5萬平方米、容納9000人辦公的六角大樓傲然矗立,時刻牽動着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目光。“我們現在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加速,再加速!”比亞迪董祕李黔說。

今年3月,比亞迪在濟南下線第700萬輛新能源汽車,從第600萬輛衝刺至此僅用了4個月時間。此前的道路則要漫長得多,從第1輛新能源汽車到第100萬輛,比亞迪用時13年,從100萬輛到300萬輛用時一年半,從300萬輛到500萬輛用時9個月……

馭風奔跑,比亞迪交出傲人的財報:2023年,營收6023.15億元,同比增長42.0%;利潤300.41億元,同比增長80.7%。在高基數的情況下,今年一季度比亞迪實現利潤45.69億元,增長10.6%。

比亞迪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縮影。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首次躍居全球第一。這意味着,歷經70多年風雨,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終於實現歷史性突破,成爲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近年來,我國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製造業站上了風口。

宏觀經濟數據印證製造業的強勁。在2023年平穩復甦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我國工業和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6.7%,有力推動了經濟增長。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說,初步測算,工業增長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爲37.3%,拉動將近2個點的GDP增長。

“取代地產行業的龍頭地位還需要時間,但趨勢已經確立。”經濟學者盤和林說,種種數據表明,中國製造正在發生積極變化,中國經濟支柱也正在切換,從過去的建築房產轉向工業製造,尤其是轉向高端製造業和新興製造業。

新苗頭:消費“主引擎”增添新推力

消費是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也是持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疫情三年,場景缺失與信心受損,奔跑中的消費被迫減速。隨着經濟復甦加快,新的消費需求和形態冒頭,“主引擎”增添了新的推力:

——服務消費跑出新速度。當前,消費正在從實物型向服務性消費轉型,以舒適型、發展型消費爲代表的服務消費在居民消費中所佔比重越來越高。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達到12114元,同比增長14.4%。

從淄博燒烤到“爾濱”冰雪,再到天水麻辣燙,一批低調有內涵的城市成爲新晉“網紅”;演唱會一票難求,音樂節遍地開花,電影票房頻破影史紀錄;旅遊景點遊人如織,“人從衆”重新佔據每一處角落……

消費熱情“照進”上市公司“賬簿”,化作一連串靚麗數字。2023年,錦江酒店營收增長29.5%,利潤增長691.1%;黃山旅遊營收增長141.2%,利潤增長424.3%;中青旅營收增長50.2%,利潤增長158.2%……

——消費升級帶來新氣象。現在的消費市場上,消費升級與降級並存,性價比和高價值成爲競爭的主題詞。而追求品質化、個性化帶來的消費升級尤其令人鼓舞。始祖鳥有多火?一件“龍年限定款”衝鋒衣被炒到1.6萬元,開門即售罄,一衣難求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很多人不知道,從2019年斥資371億元收購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到始祖鳥品牌徹底出圈,安踏經營了四年之久。

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說,正是得益於始祖鳥等高端品牌加持,安踏一躍成爲全球市場上可以與耐克掰手腕的對手。財報顯示,2023年,安踏實現營收626.6億元,增長16.4%;淨利潤102.4億元,增長34.9%。安踏已連續兩年超過耐克中國,蟬聯中國運動鞋服行業第一。

——鄉村消費打開新空間。作爲中國經濟版圖上“低調的大多數”,農村、縣域有着更大消費潛力。今年一季度,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2%,增速超過城鎮,展現出更強活力。

中國未來的消費潛力在哪裏?從星巴克最新財報可窺一斑:中國近3000個縣級行政區,星巴克已覆蓋857個。星巴克全球首席執行官納思瀚在財報電話會上介紹:“我們在中國縣級市場的新店表現強勁,公司正加快市場下沉的步伐,將把門店開到中國更多新的縣城。”

電商平臺數據顯示,智利車釐子、泰國榴蓮、越南菠蘿蜜等進口水果銷量增幅最快的地方,恰恰是在三四線城市。內衣清洗機、嵌入式微蒸烤一體機、智能花灑、智能晾衣機等升級型家電產品正湧入縣域市場,在2024年年貨節期間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倍。

新趨勢:“科里科氣”漸成新氣質

設立資本市場的初衷之一,即是匯聚各路資本支持科技創新。從年報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在資本的助力下,頂着壓力加大科研力度,奮力轟擊創新的大門,摘下更多“皇冠上的明珠”。

集成電路方面。2023年,受消費電子需求不足等因素拖累,152家可比半導體公司合計營收、利潤均下降,但研發開支合計666.7億元,同比增長14.1%。海光信息、龍芯中科等芯片設計企業在國產算力芯片賽道穩紮穩打,華大九天、概倫電子等半導體EDA企業不斷突圍,滬硅產業、江豐電子等半導體材料龍頭加速推進工藝節點。

創新藥方面。研發一款新藥究竟有多難?業界流傳着“三十定律”:耗時10年、耗資10億美元,成功率不足10%。創新藥行業2021年進入調整週期,一些企業現金流緊張。然而,這並沒有讓上市公司望而卻步。最近10年,恆瑞醫藥累計投資400億元,研發出16款創新藥,另有90多個自主創新產品正在臨牀開發,近300項臨牀試驗在國內外開展。

數字經濟方面。空天信息產業是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未來產業。作爲我國數字地球產業第一股,中科星圖鍛造自主可控新賽道的“星空之眼”,成爲崛起的新力量。2023年,中科星圖營收增長59%,利潤增長41%。

……

一份份財報讀罷,不由得讓人慨嘆: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創新之天下!在資本加持、創新驅動之下,上市公司“科里科氣”氣息漸濃,中國經濟愈發呈現出新的質地。

——向新。2020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爲11.7%,2023年這一比重約爲13%,2025年有望超過17%。目前,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上市公司佔到一半以上。

——向智。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連續多年成爲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國,每年工業機器人新增裝機量佔全球比重超過50%。2023年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首次突破50%,達到52.45%。匯川技術、埃斯頓、綠的諧波等一批企業迅速成長。

——向綠。我國大力推進綠色發展,累計培育綠色工廠5095家、綠色工業園區37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605家,培育綠色製造專業化服務機構500餘家。截至發稿時,A股已有近2000家上市公司發佈2023年度ESG相關報告,成爲綠色發展的先鋒。

上市公司的有些變化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有些是上升和下降螺旋並存,有些是痛並快樂着。但趨勢漸顯,方向已明,再多的陣痛、煎熬,也阻攔不住中國經濟轉型奮進的腳步。因爲桅杆初露,是鉅艦即將駛來的信號,是來日將蔚成大觀的曦光,是現實的希望。(記者 彭勇、費揚生、張勤峯、任明傑、楊潔、董添)

本文圖片來源:新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