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塵爍編譯】在經歷2個多月的禁令後,意大利各地的零售商店、購物中心、酒吧、餐廳、美容美髮店都將於5月18日開放。屆時,人們還可以再次進入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古蹟遺址。

當前,意大利政府實施的管控禁令有效期至5月17日。5月15日,下一階段的管控措施草案已經交至總理府,草案對意大利何時開放邊境、民衆能否跨區出行、出門見誰等熱門話題作出規定。

5月15日,意大利羅馬一家咖啡小喫店的工作人員測量座位距離以符合政府要求的安全營業標準。(圖片來源:新華社)

6月3日後民衆可自由跨區出行

意大利《晚郵報》報道,草案指出,所有商業活動將在5月18日恢復,人們也可以出門與朋友相聚。如果在大區內出行,民衆不需要攜帶《自我聲明》。在6月3日之前,人們只能在工作、看病以及緊急情況下跨區出行。6月3日之後,人們可自由跨區活動。

《晚郵報》認爲,從18日開始,人們也可以再次出門與朋友相聚。

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測試呈陽性的人必須嚴格遵守隔離規定,直到康復前禁止出門。

此外,草案還規定,意大利各大區可根據不同的疫情情況自行調整管控禁令。如果大區主席、市長髮現民衆無法在公共場所保障至少1米的安全距離,可自行決定是否取消解封。

本次草案還標明瞭對違反管控措施者的處罰措施。比如,違規的商業部門可被勒令停業5至30天。

意大利邊境預計於6月3日對歐盟成員國開放

《共和國報》報道,爲了恢復夏季遊客的數量,草案將允許意大利從6月3日起對歐盟成員國和申根國開放邊境。入境人員不需要進行14天隔離。

歐洲疾病控制中心還將制定一份疫情地圖,對高風險地區的人員流動進行限制。歐盟建議成員國對世界其他地區,至少在6月15日之前保持邊境關閉。

5月15日,工作人員在意大利羅馬一家餐廳內消毒。(圖片來源:新華社)

餐廳優先使用戶外空間 建議開放預定避免民衆排隊

鑑於意大利各地商店將恢復營業,意大利高級衛生研究所(ISS)和工傷事故保險局(INAIL)聯合發佈了一份公共場所防疫安全指南。

安莎社報道,根據指南規定,餐廳在恢復營業時,優先使用戶外空間,室內桌椅擺放遵循每位顧客至少擁有4平方米“佔地面積”原則,如果實在擺放不開,則必須使用隔離板等防護措施。

餐廳可採用接受預定的方式,避免顧客排隊等候。餐廳包括衛生間,應採取自然通風。此外,衛生部提醒,新冠病毒可通過餐具傳播,因此應避免共用餐具。

美容美髮店可營業:民衆需預約,店門需敞開

美容美髮店從下週一開始可以恢復營業,但民衆必須提前預約。店家需要主動告知顧客前往時需要遵守的個人防護措施。除了未成年人、殘障人士需要陪同外,顧客應獨自前往。

指南建議,店家在入口處準備一次性收容袋,方便顧客放置個人物品,室內不擺放雜誌等可間接接觸的物品。每把座椅之間應保持至少2米安全距離。

工作人員和顧客必須佩戴口罩,顧客剃鬚時除外。美髮師和顧客溝通時應避免面對面,可通過鏡子溝通。在對顧客皮膚護理時,美容師可與顧客在單間進行,美容師必須佩戴ffp2和ffp3防護等級的口罩。

禁止桑拿、洗浴等。指南建議,始終保持店門敞開,並關閉空調系統。

前往海水浴場需要預約 遮陽傘要間隔安全距離

指南要求,民衆在進入海水浴場前提前預約,結賬時儘量使用非接觸的電子支付方式。

浴場應設置不同的進出路線。遮陽傘之間應保持距離,指南建議,左右間隔距離爲4.5米,前後間隔距離爲5米。

指南規定,海水浴場禁止聚集或集體遊戲。浴場內的游泳池禁止使用。

疫情改變人們外出消費的習慣

指南中的嚴苛規定引起多個大區的不滿。孔特表示,只要保障防疫安全即可,沒有必要必須完全遵守裏面的規定。工傷事故保險局強調,如果存在故意或過失行爲導致病毒傳播,僱主應負相關責任。

據調查機構IZI與Comin&Partners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當商業活動再次開放時,不到一半意大利人表示會像以前一樣生活。

民調顯示,超過一半的人(55%)去餐廳用餐不會像疫情爆發前一樣頻繁。但仍有近四成的人表示,願意像從前一樣經常前往餐廳和酒吧;不到一成的人表示,因擔心感染將拒絕前往餐廳和酒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