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孫惠川教授說:“外科切除技術從19世紀末到現在100多年,仍然是肝癌治療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2019版的國家衛健委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也指出,外科切除不僅是早期肝癌治療的主要手段,對中期甚至部分晚期患者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腫瘤內科主任任正剛教授介紹,我國肝癌患者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約佔全球一半,之所以患者羣體如此龐大,主要是因爲我國是乙肝大國,肝癌主要由乙肝病毒感染導致,乙肝引起的肝癌和丙肝引起的肝癌預後要差一些,乙肝引起的肝癌預後要差一些。

2020年1月6日,國家衛健委發佈了最新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原發性肝癌是我國第二大導致死亡的癌症。5年生存率偏低,規範化診療需加速步伐,這是中國肝癌診療現狀。

樊嘉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

任正剛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腫瘤內科主任

孫惠川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副主任

七成肝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指出,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4位常見惡性腫瘤及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約佔肝癌總體的85%~90%。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腫瘤內科主任任正剛教授介紹,我國肝癌患者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約佔全球一半,之所以患者羣體如此龐大,主要是因爲我國是乙肝大國,肝癌主要由乙肝病毒感染導致,乙肝引起的肝癌和丙肝引起的肝癌預後要差一些,乙肝引起的肝癌預後要差一些。

任正剛教授指出,由於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七成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也是我國肝癌預後差的一個主要原因。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0個月到一年左右,5年生存率只有12%左右,明顯低於乳腺癌、直腸癌、胃癌、肺癌,在不同癌症中都處於較低水平。

肝癌早期發現可以手術治療,患者生存的機會也會大大提高。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孫惠川教授說:“外科切除技術從19世紀末到現在100多年,仍然是肝癌治療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2019版的國家衛健委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也指出,外科切除不僅是早期肝癌治療的主要手段,對中期甚至部分晚期患者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從50年前的23%已經提高到了現在的64%。”

預防:7類高危人羣每半年應篩查一次

《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指出,在我國,肝癌高危人羣主要包括這些人羣:

1. 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 過度飲酒;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4. 長期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污染的食物;

5. 各種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6. 有肝癌家族史人羣;

7. 有以上風險因素,年齡>40歲的男性風險更大。

對肝癌高危人羣的篩查,有助於肝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肝癌療效的關鍵。藉助於肝臟超聲檢查和血清甲胎蛋白進行肝癌早期篩查,建議高危人羣至少每隔6個月進行1次檢查。如果肝臟超聲和血清AFP篩查異常,那麼還需要進一步做動態增強CT和多模態MRI掃描等影像學檢查來明確診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