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洛三角形是什麼,勒洛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圓弧三角形,由德國機械學家勒洛於十九世紀首次發現並命名。畫一個三角形,然後分別以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爲圓心,三角形的邊長爲半徑畫三個圓,這三個圓相交的部分就被稱爲勒洛三角形。


由勒洛三角形構成額三維立體結構改良後可以得到邁斯納四面體,將書本放在邁斯納四面體上移動書本,書本可以平滑額移動,不會出現顛簸感,和在普通的圓球移動差不多,把水放在邁斯納四面體上,水杯可以平穩的移動,杯子裏的水也不會灑出。


將勒洛三角形放在與它平行相切的兩條平行線中,不管勒洛三角形怎麼運動,它始終保持在兩條平行線內運動並與其相切,也就是說勒洛三角形和圓形一樣具有定寬性,具有定寬性的曲線我們稱之爲定寬曲線,,井蓋大多數是圓形也是這個道理,不過,美國舊金山也有用勒洛三角形井蓋。

因爲這種曲線的定寬性,所以把它放到一個正方形的孔中,它既能被“卡住”不能平移,又能自由地旋轉。當然圓也有這樣的性質,但是圓和正方形邊界只有4個切點,而勒洛三角形在正方形上的切點範圍很大,試一下就會發現。準確地說,正方形邊界上它能碰到的範圍長度是邊長的√3-1≈73.2%,所以用它鑽出來的孔幾乎就是“圓角方形”了。利用這種原理就有了現在的方形鑽孔。

據說德國工程師汪克爾利用三角轉子旋轉運動原理,製造出一款特殊的發動機,被馬自達斥巨資買下後,纔有了著名的轉子發動機(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了解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