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在花果山拉桿子鬧事,結拜了六個弟兄,分別是牛魔王平天大聖,蛟魔王覆海大聖,鵬魔王混天大聖,獅駝王移山大聖,獼猴王通風大聖,禺狨王驅神大聖。六個大聖除了牛魔王后來以真實身份出現過,其他魔王都使用了化名。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推測出,覆海大聖就是九頭蟲,混天大聖就是金翅大鵬雕,移山大聖就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獅精,後來在獅駝嶺佔山爲王當老大。通風大聖就是六耳獼猴,驅神大聖就是烏巢禪師。這六個兄弟中只有一位在大鬧天宮時對孫悟空出手相助,保住了花果山這一片基業,可惜後來猴哥卻恩將仇報,真正令人寒心。
話說猴哥大鬧天宮時,第一次和李天王哪吒打,贏了。第二次玉帝派了二郎神楊戩收拾他,他在太上老君和哮天犬的聯合絞殺下被擒獲,捉拿天庭問罪。他被捉拿之後,二郎神帶着五百草頭神對花果山大開殺戒,四萬七千猴子被燒殺大半,有人說爲何天兵天將不下來一起將花果山滅了,卻把功勞讓給了二郎神。其實天兵天將並非沒有下界摘桃子的願望,只是被一個人攔住了,他就是獅駝王。獅駝王一看花果山就要不保,冒險上去擋住天兵天將,張開口擋在南天門外。天兵天將一看剛收拾了猴哥,又出來一個炸刺的,於是見好就收,鳴金收兵了,花果山由此得以殘存。
當然獅駝王此次出手是要付出代價的。孫悟空是四大菩薩中的觀音菩薩舉薦二郎神收服的,作爲四大菩薩之首的文殊菩薩當然不能落後,他也正好前來參加蟠桃會,於是親自出手將獅駝王降服。獅駝王被天庭抓獲後判處了宮刑,就是閹掉了。然後成了文殊菩薩的坐騎。文殊菩薩在烏雞國化成凡僧化緣時得罪了烏雞國王,被烏雞國王捆住在河裏浸了三天,文殊菩薩彙報如來,如來就派青獅精下凡將烏雞國王推到井裏浸了三年,以作懲戒。青獅精回去不久錦毛貂鼠一口氣吹得三界晃盪,青獅精趁機走脫下界,和普賢菩薩的白象以及曾經的結拜兄弟金翅大鵬雕在獅駝嶺佔山爲王,再次當上了獅駝王。
孫悟空取經途中兩次和獅駝王相遇,第一次青獅精沒有出全力,因爲他是帶着任務來的,文殊菩薩及時出現把他救了。第二次他是偷跑下界,決心當一個土匪頭子,不想給文殊菩薩當坐騎了,因此使出看家本領,一口把孫悟空喫到肚子裏,要不是孫悟空是一塊石頭不好消化,早玩完了。那麼既然青獅精對孫悟空有恩,保住了他的花果山,他爲何要恩將仇報,一點兄弟情義都不講呢?三條。
第一,孫悟空本身就是個無情無義的猴子。跟須菩提祖師學藝,發毒誓不說出師承,可是一下山就把師父出賣了。唐僧從五行山下把他救出來,他卻跟唐僧一言不合撂挑子跑了,也不管唐僧一個人在深山行走是不是會被妖魔鬼怪豺狼虎豹喫掉。花果山被二郎神燒殺大半,他對二郎神畢恭畢敬,不敢牙崩半個不字,卻對比他弱的小妖土匪獵人狠下殺手,幾乎趕盡殺絕。第二,時勢使然。孫猴子自從參加了取經團,被戴上了緊箍,他就只有一條路走到西,容不得半點兒女情長。往前一步是黎明,退後一步是黃昏,他的心裏一個門清。第三,七大聖本爲烏合之衆,互相之間沒啥交情,又不是桃園三結義,所以獅駝王曾經對他出手相助,他根本不當回事。那是你自願我可沒有要求你這麼做,別人都跑了你還在,傻逼啊。
參考書目:《西遊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