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楊振寧纔會在回憶起那段往事是,笑着說“所以,那次我很榮幸地有機會跟愛因斯坦近距離接觸了一個半小時,但回想起來,我沒有得到什麼智慧”。楊振寧卻曾感慨: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但卻沒有獲得“智慧”。

揭祕歷史事件、還原歷史真相!評說歷史趣事、爲你解密中國各朝代歷史!有趣的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述古道今!讓您瞭解有趣的歷史放鬆心情,吸收歷史精華掌控自己人生,無往而不利!我們的每條解密都會做到有理可言、有據可依,我們是一部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歷史解密檔案!

如今,楊振寧已然成爲了在世的最偉大物理學家,沒有之一。

丁肇中先生也評價楊振寧:楊振寧是20世紀偉大科學家之一, 當人們回顧20世紀物理發展主要里程碑時馬上就想到1.相對論2.量子力學3.楊振寧。

1994年,在富蘭克林獎章和鮑威爾獎頒獎典禮上的頒獎詞,稱楊振寧的研究成果:“這一理論模型已經與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的成就比肩,並必然將對未來產生可相提並論的影響”。

楊振寧卻曾感慨: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但卻沒有獲得“智慧”。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楊振寧眼裏,愛因斯坦是了不起的物理家

在愛因斯坦逝世幾十年來,他的追求,已經滲透了理論物理基礎研究的靈魂,這也是他的勇敢、獨立、倔強以及深邃的眼光的永久證明。

在愛因斯坦70歲出版的《自述》裏,我們可以看到:我作爲一個學生並不懂得獲取物理學基本原理的深奧知識的方法是與最複雜的數學方法緊密相連的。在許多年獨立的科學工作以後,我才漸漸明白了這一點。

而在楊振寧看來,愛因斯坦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物理家,他認爲“他(愛因斯坦)把人類對整個宇宙的構造引入非常重要的方向”。

同愛因斯坦交談,卻未獲“智慧”

在大半個世紀以前,楊振寧還是一和年輕的博士後。而在1949年時,他加入了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當時,他多次出席過一些愛因斯坦的講座,並在期間同愛因斯坦及其家人,有過好幾次的接觸。

在五十年代初時,楊振寧曾經跟李政道,合寫了一篇有關於統計力學的文章。而對此愛因斯坦非常的感興趣,於是他便邀請了這兩位年輕的物理學家一同聊聊。之後,楊振寧兩人便在愛因斯坦的辦公室裏,與他交談了一個半小時。

然而,據楊振寧回憶,他在這場難得的交談之中,卻沒有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有用的智慧,這是何故呢?

實際上,是因爲楊振寧當時在面對這位自己非常敬仰的大師時,其實他的心裏還是有點緊張,因此對於他說的那些話,楊振寧並沒有能夠好好的聽下去。

再加上,那時的愛因斯坦已經年邁,在他說的英語裏,又摻雜了很多的德語,而楊振寧又聽不懂德語。因此,楊振寧纔會在回憶起那段往事是,笑着說“所以,那次我很榮幸地有機會跟愛因斯坦近距離接觸了一個半小時,但回想起來,我沒有得到什麼智慧”。

未留合影,成一生之憾

愛因斯坦年紀比楊振寧高,因此在楊振寧的心中,愛因斯坦一直是老前輩的身份,因而楊振寧對其非常敬重。而讓楊振寧所遺憾的是,他一生竟然不曾跟愛因斯坦有過合影。

在1954年時,也就是在愛因斯坦去世的前一年,楊振寧帶着兒子遇見了愛因斯坦,而他的兒子也有幸與愛因斯坦同框拍照,此後,這張合照也就被他珍藏至今。

除此之外,楊振寧與愛因斯坦還有一次近距離的接觸,那是在尼耳斯·玻爾來訪問的時候。

玻爾是20世紀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他是愛因斯坦的朋友,同時也是對手。那次演講的會場,設在一個普通的大屋子裏,而由於沒有足夠的椅子,因此楊振寧等人很多都坐在地上。當時,愛因斯坦也在會場。

實際上,那次演講算是非常失敗的,因爲玻爾的母語是丹麥語,而對於多數聽衆來說,他的口音很重。例如楊振寧他們大多數的年輕人,也只是坐在那裏,觀察着兩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的反應,他們並不真正懂得他們之間的交談。

要知道,愛因斯坦和玻爾的學術爭論,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思想交鋒,對於楊振寧等人來說是非常難得一見的,但是身在現場卻無法聽懂,也是難受。

小結

楊振寧雖但晚年纔來到中國,但如果仔細觀察人們會發現,中國物理學的發展,一直都有楊振寧的影子。雖然名聲不顯,但他也確實爲中國的物理學提供了諸多幫助。

雖然比起錢學森那些,在我國最困難的時候回國的科學家,楊振寧總是會遭人詬病,但毋庸置疑的是,他確實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參考資料:《自述》、《自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品酒、酌茶、讀史、看天下,我們伴您做有智慧、有品位、懂生活的人。我們嚴肅,但不乏味;我們客觀,但不迂腐。歷史大事、名人生卒、深度分析、多角度解讀,我們一直在這兒望眼欲穿的等着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