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一戰,李淵依舊派李世民迎擊薛舉。這一戰當中,薛舉一下子滅掉了李世民麾下十之五六的軍隊。

很多人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著名的西楚霸王,名叫項羽。這位西楚霸王在期末漢初的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後來雖然敗於劉邦之手,卻廣爲後世追思。
但是你知道嗎?在項羽之後,又過了一千多年的時間後,到了隋末唐初的時候,中國歷史上又出了一位西秦霸王,經歷同樣無比傳奇。這位西秦霸王,不但正面擊敗了李世民,還差一點拿下了長安,讓李淵一家自此除名。若他能多活十年,唐朝極有可能不姓李!
這位西秦霸王,名叫薛舉。
薛舉詳細生年不詳,但可以考證到的是,薛舉應該是出生於北周時期。薛舉出身著名的河東薛氏,薛姓是當時關西六大姓之一。薛家雖然不如幾個最頂層的關隴世家那麼顯赫,也不如當時的山東士族那樣香火旺盛,但總的來說,也算是個大族了。後來李世民麾下的薛萬徹兄弟,以及再後來的唐朝名將薛仁貴,都是出自這一姓。
當然,薛舉本身,和薛仁貴這位唐朝名將,肯定沒什麼太近的血緣關係,兩者也就是很多代以前的老祖宗相同而已。
薛舉少年的時候,隨其父薛汪搬到了今天的甘肅蘭州居住。《舊唐書》中用了二十四個字來描述早年的薛舉:容貌瑰偉,兇悍善射,驍武絕倫,家產鉅萬,交結豪猾,雄於邊朔。
從《舊唐書》裏的這二十四個字可以看出,年輕時的薛舉,是一個典型的梟雄式人物。這種人,盛世的時候未必會名垂青史,但亂世時往往能夠闖出一番事業。後來薛舉的經歷,也間接證明了這個道理。在隋朝穩固的時候,薛舉參軍入伍,最高只做到了金城府校尉這麼一個小官,並不算是太重要的人物。但是等到隋朝末年的時候,薛舉卻乘勢而起,成了一代梟雄。
大業十三年四月,當時的陝西甘肅一帶,恰逢荒年,隴西盜賊蜂起。當時的薛舉,就是看中了這個機會,借討賊爲名,迅速的合法拉起一支數千人的隊伍。等到手裏有了實際的兵權之後,薛舉直接幹掉當地的地方官,宣佈起兵,自稱西秦霸王。
有了數千人馬在手,接下來,薛舉開始了自己戰無不勝的神話。
起兵之後,薛舉帶領軍隊迅速攻城略地,很快就打下了一塊很大的地盤。然後,薛舉親率兩千精銳,去進攻擁有一萬兵力的隋朝守將皇甫綰。這一戰剛開始的時候,薛舉軍隊逆風,隋軍順風。但雙方開打之後,風向竟然瞬間變了,連老天爺都在幫薛舉!
結果這一戰,薛舉不但打垮了兵力數倍與他的隋軍,徹底喫下了隋軍的全部力量。在這一戰之後,岷山的羌鍾利俗,見薛舉兵鋒極盛,直接率兩萬人歸降。薛舉麾下的軍力,一下子就膨脹了起來。在接下來的幾天裏,薛舉又拿下鄯、廓兩州地盤。從起兵開始,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薛舉就從一個小小的隋朝校尉,一躍成了統一隴西之地的西秦霸王!
統一隴西之後,薛舉已經坐擁十三萬大軍,一舉成了當時天下最強的割據軍閥之一。而這一切,薛舉僅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就做到了。
如果說,這還不能證明薛舉的軍事才能的話。那麼接下來薛舉的一系列更加誇張的戰績,恐怕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徹底統一隴西之後,薛舉開始考慮繼續向外擴張。不過,這個時候的薛舉,已經有必要弄一個名分了。於是,大業十三年七月,薛舉在蘭州稱帝。此事距離薛舉起兵,僅僅只過去了三個多月而已。
薛舉稱帝之後,開始向關中地區發展。他遇到的第一個敵人,是一個叫唐弼的割據軍閥。這個唐弼,在後來的演義小說當中,就是秦瓊在隋朝做官時的那位頂頭上司。而在真正的歷史上,這個唐弼也是個狠角色,趁着隋末天下大亂,擁立一個叫李弘芝的人做皇帝,自己獨攬大權,麾下也有十多萬軍隊。對於唐弼,薛舉玩了一手小陰謀,先是說服唐弼暫時歸降,與他合作。唐弼鬼迷心竅,幹掉了他扶持的李弘芝。然後薛舉趁着唐弼沒有防備,直接率軍打垮了唐弼,然後收編了唐弼麾下的全部軍隊。而唐弼本人,雖然僥倖逃出,但還是在逃亡路上被人幹掉了。
一口氣吞下唐弼之後,薛舉麾下的軍隊,一下膨脹到超過二十萬人。這個時候,實力大幅膨脹的薛舉,地盤終於和李淵相接。當時的李淵,剛剛拿下長安,擁立楊侑爲帝。薛舉便定下了計劃,繼續率軍向東,打算一鼓作氣,拿下長安。
不過這一次,薛舉戰無不勝的神話,卻被暫時終結了。因爲李淵派出迎擊他的,正是他一生的剋星,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薛舉雖然麾下軍力強盛,但到底是一口氣吞下了太多的戰果,還沒來得及徹底消化。所以他和李世民的第一次戰鬥中,以薛舉戰敗而告終,損失了數千人馬,薛舉自己也不得不退回隴右。
暫時失敗的薛舉,開始正視起李淵李世民這對父子。接下來的一個月裏,他一方面派人去聯絡北方的突厥,希望突厥人可以幫他,與他合擊李淵。不過這個計劃,最終被李淵派宇文歆出使突厥給阻止了。
在雙方第一次交鋒之後,有了幾個月的時間,到了武德元年六月,李淵已經在長安登基,得到了關中集團的支持後,李淵終於開始主動擴張。於是,李淵集團和薛舉之間的第二次戰鬥打響了。
這一戰,李淵依舊派李世民迎擊薛舉。李世民經過深思熟慮後,發現薛舉的戰力雖然強大,但卻輸在後勤補給上,所以李世民採用了堅守不出的戰法,讓薛舉一時大爲頭疼。但是接下來,老天再次站到了薛舉這一邊。就在雙方大戰期間,李世民竟然生病了!而且是重病臥牀不起,根本無法指揮軍隊!
想想李世民的生病,再想想薛舉當年起兵時那場奇葩的怪風,薛舉的運氣,也實在是好的不行了。
沒了李世民的指揮,唐朝軍隊再不是薛舉的對手。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因爲生病的原因,李世民將軍權暫時交給了劉文靜與殷開山兩人。這兩人雖然也是一時人傑,但比起薛舉來,那就差的太遠了。薛舉使了個誘敵深入的法子,誘使唐軍出戰,然後一戰打得唐軍直接崩潰!
這一戰當中,薛舉一下子滅掉了李世民麾下十之五六的軍隊。這不是誇張,而是史書上明確記載的事情。除了損兵過半之外,就連劉弘基、李安遠等唐朝大將,也都被薛舉抓了俘虜。
失敗之後的唐朝將領,大概終於明白,爲什麼李世民先前閉而不戰了。不是因爲不想戰,而是因爲這位西秦霸王的戰力,實在是太猛了!正面打根本就打不贏!
李世民的失敗,讓整個長安爲之慌亂。當時的薛舉,在打垮了李世民率領的軍隊後,完全有能力追着唐軍一路碾壓,直接打到長安城下。
但在這時,又發生了一件極其詭異的事情。就是這件事,徹底改變了隋末的歷史走向。
薛舉病死了。
就在薛舉剛剛打敗了唐軍,正準備揮師圍困長安的時候,薛舉忽然離奇的得了病,然後就病死了。
這種離奇的時期,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十分罕見。不過,也正是因爲薛舉的死,讓歷史的走向徹底改變。薛舉死後,其子薛仁杲即位。薛仁杲的本事,遠不如他老爹薛舉。武德元年,八月九日,薛舉去世,薛仁杲即位。八月十七日,李淵再次派李世民率軍進攻。沒了薛舉坐鎮,李世民這次終於再次享受到勢如破竹的快感。在接下來的淺水原之戰當中,李世民一戰打垮了薛仁杲。最終,到了十一月初八這一天,被打得徹底沒有辦法的薛仁杲,只能投降了唐朝。
此時,距離薛舉去世,正好過去了三個月的時間。據史書記載,薛仁杲投降的時候,薛舉的屍體還沒有來得及下葬。
一代西秦霸王,就以這種形式,結束了自己的輝煌。
縱觀薛舉的一生,他的成功似乎有很大的運氣成分,他的失敗似乎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這不禁讓我們感慨,是不是冥冥之中真的有什麼氣數存在了。不過,對於薛舉的失敗,民間歷來還有另一個說法,那就是殺降不詳。
史書記載,薛舉“每破陣,所獲士卒皆殺之,殺人多斷舌割鼻,或碓搗之”。這種殘忍的殺降手段,無疑是後世史家所不能容忍的。而對於其子薛仁杲,史書上則是用來“所至多殺人”五個字來形容。其實從這個角度來說,薛舉的敗亡,對於當時的民衆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薛舉當年在蘭州稱帝后,所建皇宮,後來在唐朝平定隴西之後,被改成了一座寺廟,名叫莊嚴寺。直到今天,我們去蘭州的時候,還能看到這座古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