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晚,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燈火通明,迎來久違的藝術家們。上海芭蕾舞團近80位演員齊聚一堂,進行原創現代芭蕾專場《起點Ⅲ——時間對岸》合成彩排。

  臺上演員全情投入,揮灑汗水;臺下的劇場工作人員也繃緊了弦,連後臺都做了嚴密防控。記者發現,劇場雖未正式對廣大觀衆開放,但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時刻預備按下重啓鍵。

  根據文旅部最新發布的《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嚴格遵守觀衆人數不得超座位數30%的要求,在原本1074座的大劇場內實行“隔排”“隔座”措施,751個座位因此貼上了封條。

  這一舉措,從討論方案到落實完成僅24個小時。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副總經理郭辰曄告訴記者,“封條要滿足不反光的需求,我們在多處查找搜索後,最終採購了這些原本是用於地面防滑的膠帶。”一卷膠帶長15米,工作人員手工切割,把它們變成每根1米長的封條。劇場員工全體上陣,同心協力打造了這個特殊劇場。

  雖然5月17日的演出只是合成彩排,但劇場管理方仍一絲不苟地執行各項防控措施,如同一場大練兵。工作人員不僅要求入場採訪的記者出示“隨申碼”,還小聲叮囑戴好口罩,並明確指點了入口處免洗洗手液盒的位置。據悉,劇院根據疫情現狀和有關規定,不斷更新劇場重啓防疫措施,主要體現以下方面:

  1)每日兩次,演出前一小時消毒通風;空調按要求關閉迴風,加大新風量。

  2)觀衆入場流程,測溫、戴口罩、綠碼、實名掃碼登記。劇場各區域配備固定安裝的免洗洗手液盒,向觀衆提供便捷的消毒防護。

  3)觀衆廳嚴格落實低於30%上座率的要求,封印了751個座位,滿足現階段隔排隔座的觀演要求。

  4)在劇場增加防疫提示標識,時刻提醒觀衆遵守劇場的防疫規定。

  此外,對於演出方,劇場也採取的相應措施。比如,與演出單位簽訂《疫情防控責任書》,明確團方人員需要配合和遵守的防疫規定和措施,落實團方防疫責任人。演職人員實行全預約實名驗證制,同樣須經過測溫、綠碼、戴口罩、洗手等步驟,然後發臨時出入證。後臺增設防疫提示標識,並有工作人員督促遵守。

  “劇場將以嶄新的面貌,工作人員以飽滿的熱情,以及嚴密周全的防疫措施,讓恢復演出後的觀衆能放心,安心、舒心地迴歸國舞劇場來看戲。”郭辰曄說。

  作者:宣晶

  編輯:陳熙涵

  責任編輯:範昕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