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優質偶像應該可以正確引領粉絲內娛發展到今天,很多粉圈文化已經畸形,近些年吳亦凡和虎撲、蔡徐坤和B站與這次肖戰和AO3的矛盾如出一轍,粉絲跨界撕平臺,在網絡上引起了騷動,甚至有些不好的影響出現。雪花寵粉最好的方式,應該是認認真真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發展自己的事業,這樣才能對得起喜歡自己的粉絲們,與粉絲之間良性的促進彼此共同進步,纔是偶像的意義。

日前沸沸揚揚的肖戰事件讓圈內外不少人都開始有所反思,其實粉絲跨界思平臺的事件並不在少數。偶像是時代的產物,對年輕一代的影響力顯而易見是非常大的,偶像的一舉一動對於追隨者來說都會放大很多倍,甚至被抽絲剝繭的去分析。網絡上對於肖戰事件的分析也是越來越多,但是其實最大的重點並不是這次事件的起因到底是誰,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情給所有的偶像乃至全娛樂行業都敲響了警鐘。

作爲一名偶像所承擔的責任到底是什麼,偶像與粉絲之間到底又應該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優質偶像應該可以正確引領粉絲內娛發展到今天,很多粉圈文化已經畸形,近些年吳亦凡和虎撲、蔡徐坤和B站與這次肖戰和AO3的矛盾如出一轍,粉絲跨界撕平臺,在網絡上引起了騷動,甚至有些不好的影響出現。這也使得近年來大衆們對於流量雪花非常的排斥,覺得他們沒有實力,甚至並沒有資格擁有這麼高的人氣和流量。

雖然這些偏見對於流量們來說並不公平,但是內娛沒有發展成熟的流量體系的確使得不少有實力的明星們被粉絲經濟所裹挾,從而得不到業內和大衆的認可。其實很多的年輕人都覺得偶像對於自己就是一個向上的動力,也不乏有很多人因爲喜歡一個明星而努力學習,最後去到自己偶像身邊工作的案例。

其實榜樣力量、啓蒙老師還有對他人的共情力,都是孩子們可以從崇拜偶像中獲取到的東西。優質偶像應該是可以正確引導粉絲的存在,通過自己努力的舉動讓粉絲們看見,獲得任何事物都需要自己努力去爭取。而做好這一切正能量引導的前提,應該是偶像和粉絲之間有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可以讓粉絲更好的審視自己。

藝人與粉絲之間應該靠作品來維繫,寵粉其實也很有可能是爲了彌補自己業務能力不足的一個藉口。其實“寵粉”本是偶像的分內之事,但一味的寵粉甚至“媚粉”而對自己本身沒有實質性的提升,並不會對自身的流量有任何幫助。雪花寵粉最好的方式,應該是認認真真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發展自己的事業,這樣才能對得起喜歡自己的粉絲們,與粉絲之間良性的促進彼此共同進步,纔是偶像的意義。只有讓業內和大衆對自己的質疑減少,纔是對粉絲最好的饋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