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金密集分紅 輕裝再出發)

數據顯示,按照權益登記日來劃分,截至5月17日,進入二季度以來,已有446只基金產品(不同份額分別計算)進行分紅,合計分紅金額約爲143億元。其中,債券類基金產品延續了今年以來密集分紅的情況,同時有不少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也加入分紅行列。基金產品密集分紅,是落袋爲安還是輕裝再出發?對此,不同基金機構和基金產品擁有不一樣的考慮。

持續密集分紅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進入二季度以來,446只公募基金產品合計分紅金額約爲143億元,平均分紅比例爲2.58%。具體來看,其中不乏大比例分紅的基金產品。例如,摩根士丹利華鑫多元收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日前進行年度第一次分紅,其分紅方案爲大摩多元收益債券A份額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4.820元;大摩多元收益債券C份額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4.440元。海富通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日前進行的2020年度第一次分紅顯示,海富通一年定開債券A份額和海富通一年定開債券C份額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2.7800元。

按照基金類型來看,債券型基金仍然是分紅的主力。數據顯示,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短期純債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等債券類產品佔分紅基金的比例約爲82%。對應到基金公司,華安基金、博時基金、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等債券型基金產品較多的基金公司較多出現在分紅基金管理公司的名單上。

此外,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也越來越多出現在分紅名單上。基金分紅呈現“擴容”趨勢。數據顯示,偏股混合型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佔分紅基金數量的比例約爲14%。其中,富榮價值精選A、興業成長動力、中銀行業優選、匯添富經典成長、金鷹中小盤精選等屬於分紅比例較高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例如,興業成長動力日前進行年度第一次分紅,其分紅方案爲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2.18元;中銀優選混合的分紅方案則爲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2.036元。

考量各不同

至於基金分紅背後的考量,各類基金產品更是出於不同考慮,通過基金分紅,回饋投資者並同時降低基金規模。

“一波行情下來,通過分紅形式,主動將基金一部分變現,可以避免行情發生變化時的風險損失。這同時也是對基金投資者的一種回報,幫助投資者落袋爲安。目前債市面臨的情況較爲複雜,宏觀經濟、流動性環境等也處於變動之中。在今年以來相對的高收益之後,債券基金選擇落袋爲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位債券基金基金經理表示。

那麼對於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來說,基金分紅又意味着什麼?對此,一位基金經理表示,基金產品選擇當下分紅,是綜合考慮了各方面因素,“本身基金的持有人中,機構佔比較大,分紅也是各方面的共同決定;另一方面,因爲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基金持續維持較大規模,對於基金經理來說,並未看到未來能夠支撐大體量資金高收益的市場機會,所以分紅降規模也是一次調倉換股的機會。”該基金經理表示。

對於所管理的基金下一步的操作,該基金經理表示,將在合理基金規模的條件下,選擇靈活參與市場呈現的機構性機會,追求風險相對可控的絕對收益機會。“輕裝上陣後,希望認可我投資方法的持有人繼續支持我和我的基金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