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有五星級酒店,下至街頭巷尾的餐館,幾乎一到晚上,都擺出了桌椅於門口的一畝三分地上,而武漢人,也似乎越來越傾向於坐在戶外,“安全”地享受夏夜的快活。就是那種特別過癮的感覺,本來疫情期間,大家想念的東西都是這種重口味的,現在喫得到了,還是在這種氛圍下喫,喝點噶小酒,喫點噶燒烤啊,晚上又不是蠻熱,剛剛好,蠻舒服。

不知你們有沒有發現,最近這段時間,一到夜幕降臨,武漢街頭便湧現了不少“大排檔”。

上有五星級酒店,下至街頭巷尾的餐館,幾乎一到晚上,都擺出了桌椅於門口的一畝三分地上,而武漢人,也似乎越來越傾向於坐在戶外,“安全”地享受夏夜的快活。

以大排檔聲名遠揚的吉慶街,相較冷清一些:這裏雖於2012年改造後,已發展成小有規模的戶外用餐形式,每一家基本都會有棚子搭在外面,人們可以在棚內入座進食,但這些日子裏,吉慶街的生意肉眼可見地消退了下來。

一條街走下來,上座率只有20%左右。如此有木質的桌椅和遮風擋雨的大棚,理應是人們最理想的選擇,但大家的喜好似乎就是很奇怪:更趨向於在街邊用餐,露天化。

很多店面,其實堂食的位置全部都有,也已經過批准恢復了堂食。但人們還是更傾向於選擇坐在外面,問其原因,60~70後表示在外面安全一些,不屬於封閉空間,空氣流動性強。

而95、00後則認爲很過癮:“以前都是店裏坐不下去了,才勉強擺到外面。現在是直接可以選擇坐在外面,別有一番風味。”

這樣的趨勢,許多餐飲老闆也能明顯感覺到。

在武漢做了十幾年燒烤行業的阿穆說,從4月8日恢復營業以來,顧客越來越多了,儘管恢復了堂食,但還是有50%左右的人願意坐在外面。

當然,其中也不乏很多人尚且不放心進店堂食,私以爲露天,讓空氣刷走一切病毒,更加乾淨。

這家位於馬祖路的新疆燒烤店,門口就是一條狹窄的過道,和吉慶街那樣有官方批准的“大排檔”不同,如果你想在外面喫,很難找到一個像樣的桌椅。只能簡單拿出幾個塑料凳,人坐在稍微低點的板凳上,燒烤的牌子放在高一點的板凳上,就那樣喫。

此時的燒烤店,一人食不再有尷尬的氛圍,相反,這板凳正能容納這小小的分量,倒也樂在其中。

而當我盡情擼着阿穆烤的羊腰,和他聊聊近況時,我又翻到了去年此時在這裏拍攝的畫面,那會兒的店裏,高朋滿座。

//圖片拍攝於2019年6月3日

無獨有偶,離這裏不過300m的神奇燒烤,亦今非昔比。

上圖爲去年6月的神奇燒烤,從門外便可看到裏面坐滿的人羣。

而今年,即使裏面的桌子空到只剩老闆一人在休憩,食客們也更願意選擇在外面。

沿着苗栗路至解放大道走上一遭,也會發現沿路不少的大排檔,大概步行5分鐘就能遇到一兩家的樣子。

去年紅極一時的,祥彪兄弟開的分店“小鬍子燒烤”,遍佈了武漢各個街道。本就習慣在晚上擺出桌椅在街邊的這家店,今年陣勢更爲喜人。

九點不到,走至苗栗路,隔着老遠便能看到遠處人頭攢動。人們三五成羣地各自圍坐在一起,時不時舉起啤酒一飲而盡。身材魁梧的男將們蜷縮在矮矮的板凳上,彎腰擼串的模樣看起來有一絲可愛又好笑。

其餘一些牛雜或燒烤店,也不甘示弱,紛紛擺出了攤位,人們也結伴在門口開喫。

而在五星級酒店的門外,這樣的形勢也有跡可循:四月中旬,泛海喜來登酒店推出了“江城大排檔”:將酒店裏的桌子擺出,讓食客們坐在門口臨時擺放的椅子上進餐。上週,費爾蒙酒店也開啓了戶外BBQ。

一位80後男生ZZ告訴我:“其實是可以坐裏面,但是我們都覺得坐外面喫有感覺些,你看這幾過癮額!”

但是儘管食客樂意,一些沒有經過批准,就擅自在路邊擺起的店面還是存在“影響市容”的問題:譬如,我們在鄱陽街喫燒烤時,剛剛入座街邊的位置,便有着巡邏的城管人員準時出現,“收起來啊,這都收起來。”

老闆只能忙不迭地衝出來,快速將桌椅抱起,收進店內。徒留食客們在身後息:“哎,這還冒開始喫……“

另一些少數的無名角落,社區的鐵欄後臨時搭起的位置裏,也坐滿了人。

即使路過時,看到門衛上了鎖,他們也仍舊泰然自若地用餐,絲毫不擔心出路被封鎖,似乎這樣更能有安全感。

95後的小林邊喝着啤酒,邊給我們描述着他對這種街邊用餐形式的喜愛:“你曉得吧?就是那種特別過癮的感覺,本來疫情期間,大家想念的東西都是這種重口味的,現在喫得到了,還是在這種氛圍下喫,喝點噶小酒,喫點噶燒烤啊,晚上又不是蠻熱,剛剛好,蠻舒服!”

“舒服”、“過癮”,諸如此類的字眼在很多受訪者的口中都不約而同地出現着。似乎一場疫情過後,這座城市最古早最原始的風貌愈發表露在外,人們之於生活的體會更加隨心隨性而淋漓盡致。

千禧年初,池莉曾在《生活秀》中這樣描述過吉慶街:"吉慶街是一個鬼魅,是一個感覺,是一個無拘無束的飄泊碼頭;是一個大自由,是一個大解放,是一個大雜燴,一個大混亂,一個可以睜着眼睛做夢的長夜,一個大家心照不宣表演的生活秀。"

18年過去,吉慶街的宵夜歲月已經不再,但當我們再於這個五月走街串巷,卻驚喜地發現如此的街頭文化突然如雨後春筍般蓬勃於武漢的每個街角:

80%的人出於對用餐安全的擔心,一小部分人則自得其樂。但無論在街邊用餐的初衷是源於哪種,如此店內空着,店外三三兩兩坐滿的形式,仍是另一種風情——專屬於武漢的格調。

而抱着剛剛經歷這場共同災難後的忐忑,和好友相聚於此時,所有的鬱結與不快均也於那觥籌交錯中消解,一串肉筋、一塊蝦、一杯小酒,皆能讓我們沉醉,煩心事在頃刻間拋之腦後。

不管明天醒來,是否又要面對噴灑酒精、反覆洗手、屢次掃碼,誠惶誠恐的生活。此刻,這心理預期內的安全,帶來的短暫享受令人愉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