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字謫凡,號笠翁,浙江金華人。他不僅是一位文學家、戲劇家,還是一個有意思的人。文人當中有一些人,道貌岸然,處處拿捏,年輕時鑽營名位,老來則老氣橫秋,這是李漁最看不上的。他一輩子都生活在自由、創造和趣味之中。

▲ 李漁像

李漁自幼聰穎,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爲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著有《笠翁十種曲》等,被後世譽爲“中國戲劇理論始祖”“東方莎士比亞”。他也是休閒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他的《閒情偶寄》最爲當代人喜歡。

李漁一生橫跨明末清初,正是社會大變動的時期。由於科場失意,李漁毅然改走“人間大隱”之道。在封建社會里,許多偉大的文化成就都是由這樣的“落魄文人”創造的,即便蘇東坡那樣的大文豪,其膾炙人口的佳作也大多寫在失意之地貶謫之時。

公元1666年(康熙五年),李漁先後獲得喬、王二姬,李漁對這兩個聰慧的美人細心調教,組建了以二姬爲臺柱的家庭戲班,常年巡迴於各地演出,收入頗豐,這是李漁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階段,也是其文學創作最豐產的一個時期,《閒情偶寄》就是在這一段內完成並付梓的。1672、1673年,隨着喬、王二姬先後離世,家庭戲班土崩瓦解,李漁的生活從此轉入了困頓,經常靠舉債度日。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漁在貧病交加中逝世。

用一篇短文介紹李漁及其《閒情偶寄》,實在是捉襟見肘,還是用林語堂老先生的話說吧:“李笠翁的著作中又一個重要部分是專門研究生活樂趣的,是中國人生活藝術的袖珍指南,從住室與庭院、室內裝飾、界壁分隔到婦女梳妝、美容、烹調的藝術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窮人尋求樂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悶的途徑、性生活的節制、疾病的防治……”可見,此書反映了他的文藝修養和生活情趣,也是古代文人養生學的經典著作。

李漁在《閒情偶寄》的“飲饌部”中闡述了他的飲食之道。他主張於儉約中求飲食的精美,在平淡處得生活之樂趣。其飲食原則可以概括爲24字訣,即:重蔬食,崇儉約,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膩,講潔美,慎殺生,求食益,恰當地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飲食美學。

《閒情偶寄》文字清新雋永,敘述娓娓動人,讀後留香齒頰,餘味無窮。這裏摘錄一段關於菜蔬的:“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風,人能疏遠肥膩,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園不使羊來踏跛,是猶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與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所怪於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果,是則謬矣。吾輯《飲饌》一卷,後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儉,一以復古;至重宰割而惜生命,又其念茲在茲,而不忍或忘者矣。”

《閒情偶寄》一書,沒幾個人不喜歡讀,因爲像李漁那樣有趣的人少之又少。人的浪漫,未必總在風花雪月之間,衣食住行,處處都有詩意,就看當事人有沒有“意思”,做事有沒有情趣。

李漁從側面道出了趣味生活的條件,那就是“閒情”二字。一個有趣味的人,即使瑣事繁冗,總能找到一點閒空,將精緻的情趣發酵,從而得到一些雋永的享受,以此慰藉心靈。

有一年夏日,天氣酷熱,又有蚊蠅騷擾,衆人不堪,李漁想起當年四處演戲的旅途中所受“蚊蚋之繁,倍於今夕,聽其自齧,欲稍稍規避而不能”的情境,自覺今日不啻爲神仙。衆人聽了,頓覺怡然。只有那些樂觀曠達的人才會隨時滋養閒情,得生活之樂趣。

◎本文原載於《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王兆軍),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