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次郎理所当然地会集中注意力在武藏和自己之间的身体距离长度,而不是刀的长度上。武藏深恐小次郎发现自己刀的长度,于是大声嘲讽小次郎把刀鞘丢掉的行为,分散小次郎的注意力。

岩流岛今日纪念两大剑客决斗的雕像

岩流岛一战,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武藏的迟到和挑衅,太阳的位置上。

实际上,武藏靠的是真实的剑法来取胜,而非迟到,挑衅这种小道。

心理战适用于对付新手,但对心如铁石的高手全然无用。天人合一的剑法胜负秘密就在岩流岛的本身上,谁能和岩流岛合二为一,谁就能取得比武的胜利。

小次郎篇

一.小次郎的刀“备前长船长光”长三尺四寸。当时普通日本刀的长度为二尺八寸。相对而言,这是一把超长的刀。

二.小次郎出身是用小太刀的流派。小太刀的打法是近身连劈猛刺。而据记载,小次郎的刀法特点和小太刀刀法特点一样“百变千幻”。小次郎能将小太刀的刀法用在超长的刀上,这说明小次郎的腕力非常惊人。

三.小次郎的秘剑名叫“燕返”。从小次郎的师承流派和名字推测。燕返有可能是一种步法高速进退的刀法。或者是利用小次郎自身过人腕力,让大太刀迅速连击的刀法。又或者两者皆是。

由于备前长船长光的长度比其他刀长。所以无论燕返是步法如燕一样进退,还是刀像燕一样回转。都有距离控制上的优势。完全可以突然进步砍对手,然后退步,对方根本攻击不到自己。或者第一刀失败后,有比对方多一步的回转攻击时间出第二刀。

稻垣浩版电影中,三船敏郎饰演的宫本武藏

武藏篇

一.武藏的二刀流,其实是两手分用的单手刀法。换言之,也是一种变种的小太刀法。因此武藏也精通步法进退。

二.武藏只在被群殴时用二刀流。比武时一向只用一刀。在单刀刀法上,武藏未经名师指导,并无太大优势。但武藏能单手使用太刀,腕力也是过人的。

三.武藏生于山野,对大自然比小次郎更了解。

短刀要战胜长刀,必须快速突进,进入到双方都能攻击到对方的距离。如果不能进入这个距离,就只能任对方宰割。(这句话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废话)

游戏中的岩流岛之战,霸王丸和桔右京的原型就是宫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

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如果用双刀和单个对手作战,则必须围着对方转并配合突击,才能制造合适的进攻机会。

岩流岛是一个有着沙滩的海岛,在沙滩上,任何人的移动都会比平时慢。这个移动慢,将会是短兵器对长兵器时的致命伤。而双刀更是难以发挥。

小次郎深知此道,所以他选了岩流岛为比武场。务求将对方移动速度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发挥自己长刀的优势。

如果燕返是快速进退类的刀法,那他还有一个额外优势,就是在沙滩上,后退比前进更方便。他完全可以快速后退,在对方攻击距离外将进攻的对手砍死。

武藏也知道自己如果在沙滩上使用短兵器或双刀,必输无疑。而如果事先定制更长的武器,势必被他人得知,让小次郎有所准备。

所以武藏选择在船上用木桨临时削成四尺二寸长的长刀。木刀比同重量的真刀更长,速度更快。而杀伤力并不弱。

所以,武藏迟到了。

他在等待涨潮。

在涨起的潮水中,武藏不等船靠岸,就跳下水,向小次郎跑过去。他不上岸,站在涨起的潮水里,等小次郎来迎击。齐膝深的海水,比沙滩更能延缓对手的移动速度。这是一个针对小次郎而打造的陷阱。

小次郎自觉武器比对方长,所以他并不害怕踏入水里。

而且如果武藏在深水,他在浅水,他的攻击距离优势会更大,所以他迎浪而上。在水中截击武藏。他也没有避开直射自己眼睛的阳光。

因为在海水中。企图向旁快速移动,会造成重心不稳。而且以他的剑术程度,恐怕不会介意阳光的干扰。或者说,小次郎宁可被阳光干扰,也不放弃自己在浅水区,对方在深水区的地形优势。

武藏深恐小次郎发现自己刀的长度,于是大声嘲讽小次郎把刀鞘丢掉的行为,分散小次郎的注意力。并且上段势举起木刀。

在刺目的阳光下。小次郎理所当然地会集中注意力在武藏和自己之间的身体距离长度,而不是刀的长度上。而且还可能会暗笑武藏的迟到,嘲讽是何等低劣的心理战术。

涨潮时的海水,对武藏有着推进移动的作用。但对小次郎的帮助不大。除非小次郎愿意失去重心,把重心交给海浪。

接下来,就是一闪分出胜负了。小次郎没有机会用出燕返。他的脚被岩流岛的海水和沙滩抓住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