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輔佐蜀漢的七年時間裏,馬超先是助劉備奪回了益州,後又在曹操和劉備爭奪漢中時,牽制了曹軍的主要兵力。儘管馬超有戰勝曹操的信心,可他的隊友韓遂和其他聯盟的人卻意志不夠堅定。

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曾經輝煌無比的漢朝終經歷衰敗,分裂成了魏蜀吳三個勢力。可人的慾望總是難以滿足的,總想得到更多。而魏蜀吳三方勢力都想吞併其他人,達到一統天下的目的。蜀漢的諸葛亮就曾因此向北討伐曹操,可諸葛亮卻病逝於北伐的路上,北伐最終還是失敗了。有人說馬超若是不死,北伐定能成功,馬超真的具備這樣的能力嗎?讓我們來看看馬超的戰績。

馬超

馬超,字孟起,扶風郡人。馬超出身富貴,且父親是馬騰,掌握一方兵力。而馬超不但完美繼承了他父親的英勇,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年少時甚有威名,驍勇善戰。曹操都曾驚豔於馬超的才能,想將馬超招致麾下。可少年成名的馬超有自己的傲氣,況且他自己也有一番勢力。既然能夠自己做鳳頭,誰又願意依附於別人做雞尾呢,於是馬超多次拒絕了曹操的好意徵召。

曹操曾計劃從涼州借過轉而攻打漢中,可駐紮在涼州的馬超擔心這是曹操的陰謀,實則是想奪取涼州。於是馬超集結韓遂在涼州屯兵十萬,打算對抗曹軍,以把曹軍逼出涼州境內。馬超提出和曹軍在渭河兩岸對峙,不出二十天,曹魏必定退軍。可作爲都督的韓遂沒有聽從馬超的意見,一意孤行地採用了“半渡之計”,導致露出了破綻,軍隊出現了敗績。

當曹操知道馬超的原計劃時,曾感嘆馬超是自己天生的對頭,馬超不死自己都不能安生。能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說出此等話,可見馬超應該是曹操的剋星。儘管馬超有戰勝曹操的信心,可他的隊友韓遂和其他聯盟的人卻意志不夠堅定。十萬涼州大軍,在曹魏謀士賈詡的計謀下分崩離析,名將馬超也不得不落荒而逃。若是當初韓遂採用馬超的計策,涼州諸君有馬超那般的自信,何至落到此般田地。

後馬超輾轉投入了劉備的門下。在輔佐蜀漢的七年時間裏,馬超先是助劉備奪回了益州,後又在曹操和劉備爭奪漢中時,牽制了曹軍的主要兵力。馬超輔佐劉備的那段時間是蜀漢最鼎盛時期,不過馬超只輔佐了劉氏七年就病逝了。從以上種種來看,若是馬超沒有病逝,北伐真可能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