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常委、湖南省工商聯主席張健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鄉村振興如果沒有產業項目的振興,很難長遠發展,要積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但工商資本下鄉後不應偏離“三農”發展軌道。張健認爲,當前要制定操作性強的支持工商資本下鄉參與鄉村振興的具體指導意見,完整地列出工商資本能夠享受到的系列扶持政策及其前置條件,讓市場主體形成明確預期。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張健:工商資本下鄉不能偏離“三農”發展軌道

全國政協委員張健。 彭之舸 攝

中新網長沙5月18日電 題:全國政協委員張健:工商資本下鄉不能偏離“三農”發展軌道

作者 王昊昊

工商資本下鄉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常委、湖南省工商聯主席張健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鄉村振興如果沒有產業項目的振興,很難長遠發展,要積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但工商資本下鄉後不應偏離“三農”發展軌道。

2019年6月,中國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明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提出要有序引導工商資本下鄉。鄉村振興產業特色小鎮、鄉村遊樂園、休閒農莊……當前,不少企業紛紛將投資目光轉向農業農村。

然而,張健在調研中發現,有的工商資本下鄉後以發展特色小鎮、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名義,“跑馬圈地”“圈而不種”,開展“排農化”“非糧化”經管生產,一旦經營不善就出現“毀約棄耕”、資本“跑路”,給農村留下諸多後遺症。有的工商資本下鄉經營生產活動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打破了當地農民原有的生活狀態,從而激化了雙方矛盾。

除了發展方向上的問題,有的工商資本下鄉後還遇到了“用地難”“融資難”“用工難”等問題。張健提供的一份湖南某市抽樣調查結果顯示,60%以上的下鄉企業認爲當前最大難題是缺少建設用地,急需破解用地審批的瓶頸;70%的下鄉企業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近80%的企業面臨技術人才不足問題。

“不少地方爲吸引農業投資,以行政命令或優惠政策發展相關產業,造成工商企業盲目投資跟進;有的企業爲拿到優惠政策與扶持項目,沒有科學規劃,急於鋪攤子、造聲勢;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尚不健全;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滯後,農村對外來企業存在着天然排斥感,工商資本與農戶合作中也面臨着農戶違約的風險。”張健表示。

張健認爲,當前要制定操作性強的支持工商資本下鄉參與鄉村振興的具體指導意見,完整地列出工商資本能夠享受到的系列扶持政策及其前置條件,讓市場主體形成明確預期;各地相關職能部門要篩選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關聯度高、輻射效應強的工商資本下鄉項目,建立工商資本下鄉重點項目庫進行重點支持;政府部門要及時發佈企業下鄉典型經驗與失敗教訓案例。

張健表示,要建立資本下鄉准入和監管制度,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制,防止租賃用地破壞性使用,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設立或完善涉農信貸風險補償基金、農業信貸擔保補償基金;充分依託本地技校、職校及下鄉企業力量,加強農村勞動力轉崗培訓,推動轉讓土地農民由“體力型”逐步向“技能型”“智能型”轉變。

“有些大型企業想發展鄉村振興產業,但是村裏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怎麼發展?”張健表示,改善鄉村的基礎環境也很重要,各級攻府要進一步加大項目和資金投入力度,對農村公路、安全飲水、污水處理、供電網絡、光纖寬帶等公共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改善社會資本進入的基礎環境。(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