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安一名老师“火了”。

因为这名老师在校外补课,瑞安教育局立马发布了通报批评。

通知中显示,教育局勒令学校马上和老师解聘,并禁止在瑞安地区继续教学

还要进一步移交公安机关,并对涉事学校通报批评。

文章措辞激烈,先是“勒令”,再是“禁止”,最后还要移交公安机关。

可以说是非常严肃的一次通报批评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不少网友击节叫好,表示深恶痛绝

的确,教育部门何以要对教师补课这样严加防范?

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严禁教师补课

就是因为过去某些缺德教师太过出格,滥用权力!

在以前,很多教师都开办私人补习班,主要生源就是自己的学生。

在补习班里专门讲课堂上不讲的题,考试卷子又专门指着这种题目出。

如此一来,上补习班的学生成绩明显就好了一个档次

以此来逼迫学生家长乖乖交补习费。

图文无关

然而上述这些教师还算相对有良知的,有些头毛教师更过分。

上课专门散讲,补习班才认真教书。

不上补习班,学生屁也学不到。

还有些教师,对那些不用上补习班的好学生百般挖苦,打压学生自信心。

不来补习班,就对学生心灵进行迫害。

生生将补习费变成了保护费,把教师当成了黑帮流氓。

一老师在课上出言不逊

但是也有网友提出了质疑。

这名被通报批评的教师,只是一名临聘教师。

换言之,她只是一名代课老师

教育局专门“柿子只挑软的捏”,也太过欺负老实人了吧! 的确如此,狭义来说,教育局一般只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这个在职教师,一般指的是在编教师,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而对那些非在编的教师,即合同工、临聘老师要求则没那么严格。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在编老师不抓,反而只抓一个临聘老师来杀鸡儆猴?

其实,这个也是有深刻教训在。

抓还是不抓,教育局也是进退两难。

国家之前明令规定在职教师不允许在外补课,地方教育局也迅速开展工作,抓了一些典型以儆效尤,但是很快就后悔。

因为老师毕竟还是我们国家的稀缺资源。尤其是在二三线小城市。

仅在一两年前,一地教育局就有因下属一教师有偿补课而将之开除案例。

这老师被逼无奈,为维持生计就开办了一个培训学校,不料生源火爆,收入直接翻了好几番。

惹得其他老师一阵艳羡,纷纷辞职。

直接造成了当地老师的离职潮,甚至影响到了公立学校的正常上课。

因此教育局对此也是没招,只能对补课这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这也绝对不是拿临聘老师开刀的理由!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教师明明知道有偿补课违法

还甘愿冒着大风险,去开补习班收费呢?

还不是因为教师得到的待遇比不上他们的付出吗?

除开一线城市财政富裕,对教师工资比较大方

很多小城市的财政吃紧,教师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千多不说

还常常面临拖欠工资的情况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很难实现

而且老师的压力真的一点不小。

高强度的工作量,学校活动也多,关键是家长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每天都要5,6点起床,在学生7点到校之前赶到学校。而且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有学校的各类政治任务。

大家都羡慕老师有寒暑假。

其实寒暑假也是平时早起晚归积累出来的,如果没有寒暑假,教师估计活不到退休的年纪。

尤其是在和同为公职人员的公务员比较,教师的待遇是比不上公务员的。

从来只听说过教师转考公务员的,

却没听过公务员转考教师的,是这个道理吧?

尽管多地政府屡屡提及改革措施,称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公务员,但收效甚微

那么,既然待遇不够好,那么在财政吃紧,教师待遇短期无法提高的现实之下

一个老师能否能进行有偿补课,多劳多得呢?

个人认为是可以允许,但也仍需在当地的教育局管控之下。

温州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只要老师不耽误正常教学,在不违背师德的情况下

应当给予他们一些合理空间,让他们进行补课,多劳多得,合理创收。

我也知道有些家长的考虑,有一些家长天然就认为

老师这一职业太过神圣

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能太过物质,重利益。

但是假如一个普通老百姓,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养活

在不违背社会良俗、个人道德的情况下,凭借劳动来致富又有什么错呢?

如果片面去神话教师这一职业,进行道德绑架

认为他们必须不食人间烟火

让老师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让他们寒心

那么越来越多的好老师会选择离开教育行业,最终损害了学生、家长的利益。

而如果真走到这一步,那么没有一个人是赢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