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外,为扩大扶贫产品销售、提升产业效益,以发展规模农业、创建优势品牌为重点,规划建设“10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推动扶贫产业规模化,全市“10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079户11154人发展产业,吸纳523名贫困人口在企业长期就业,实现户均增收7500元。2016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5.66亿元,产业扶贫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90800万户37.3万人,覆盖率100%。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市持续加强扶贫产业建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产业发展能力,巩固产业扶贫成果,从而提高脱贫人口产业发展能力,实现贫困地区产业持续提质增效。

2016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5.66亿元,产业扶贫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90800万户37.3万人,覆盖率100%。截至目前,全市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农户发展产业、与农户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达3631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352个。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90866户373043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00%。

期间,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牵头抓总职责,健全完善配套政策举措,切实提高产业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建4个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团队,在4个贫困县组建15个专家组,聘请74名科技人员开展产业扶贫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产业扶贫培训1.4万场(次)、培训人数达70.68万人(次)。

同时,推进建立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投入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通过财政投入、金融支持、项目覆盖、招商引资等多途径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2020年,全市统筹整合涉农财政资金投入产业扶贫达7.84亿元,占整合涉农资金总量的43.2%。共实施农业生产发展项目627个,重点用于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项目。

我市以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产业发展的水利、道路和农田设施条件为重点,累计投入水利扶贫资金153.6亿元,建成和在建贫困地区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27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604件,贫困地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37.15万亩,新增贫困地区有效灌溉面积42万亩。

此外,为扩大扶贫产品销售、提升产业效益,以发展规模农业、创建优势品牌为重点,规划建设“10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推动扶贫产业规模化,全市“10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079户11154人发展产业,吸纳523名贫困人口在企业长期就业,实现户均增收7500元。

为满足搬迁群众产业发展需求,我市集中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资金投入和工作力量,做到产业发展与搬迁安置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结合搬入区发展条件和搬迁户发展能力,在搬迁安置区重点发展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户中,主要依靠产业增收的贫困户达14598户,占搬迁贫困户的74.95%。[董国平 郑 清]

责编:刘自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