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龄比较小的宝宝对父母情绪的感知能力更强,如果父母有害怕的情绪,就会感染孩子,孩子会觉得打针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进而通过哭来表达内心的不安。家长们带孩子去打针,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哭了内心也会害怕。

大家好!每个婴儿出生前上帝都会给他(她)送去祝福百,婴儿由于非常纤弱,很害怕,问上帝怎样才能活下来。上帝说他给每位孩子度安排一个天使,会照顾孩子的一切......

每个孩子都逃不过打预防针,打针时宝宝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的很勇敢,淡定地看着护士把针打完;而有的则惧怕不已,哭得撕心裂肺。

宝宝打预防针哭得撕心裂肺,爸爸却在旁乐得合不拢嘴,网友:是“最惨宝宝”没错了

有位宝妈喜欢拍短视频,经常在网上分享孩子的成长日常。这天,宝妈分享了一则爸爸带孩子打预防针的视频,没想到竟然火了。

视频中,护士给宝宝消毒时,小家伙还很悠闲地坐在爸爸怀里喝奶,等到消毒完毕,护士小姐姐将针扎进宝宝胳膊后,孩子下一秒立马哇哇大哭,奶粉也不肯喝了。看到宝宝的反应,爸爸的表情亮了,非但没有安慰,还乐得合不拢嘴,仰面哈哈大笑。

@久久:心疼小宝宝,在毫无防备下被扎了一针,内心该有多么绝望呀。

@琳琳麻麻:是“最惨宝宝”没错了,本来心情很好,却被突如其来的针吓了一跳,这老爸实力坑娃。

@IL_sugar:真是“最不搭父子”,爸爸也不太靠谱了,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也不赶紧哄哄,还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回家估计得跪“搓衣板”。

网友的吐槽虽然开玩笑的成分居多,但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这位“幸灾乐祸”的宝爸真心不靠谱。尤其是在宝宝哭着的时候还用奶瓶安抚,大家千万别模仿,这样很容易呛到宝宝。其实孩子打针喜欢哭不仅仅是因为害怕,还有这些原因:

1、打针时疼痛感超乎预期

家长们带孩子去打针,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哭了内心也会害怕。这时候父母就会安慰说“打针一点也不疼”,想让他们不再恐惧打针。在家长的安抚下,宝宝会相信打针可能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疼,但他们对疼痛的敏感性比大人更高,所以打针时还是会觉得很疼,有可能会被超乎预期的疼痛弄哭。再加上父母“打针不疼”谎言,会让孩子觉得受到了欺骗,加深了打针疼痛的记忆。

2、将打针贴上负面标签

因为孩子惧怕打针,所以有的家长在孩子调皮管不住时,喜欢用“不听话就带你去打针”这种类似的话让孩子顺从,给打针贴上负面标签。这不仅会增加孩子对打针的恐惧感,还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同,他们可能会觉得去打针是因为自己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3、父母情绪的感染

年龄比较小的宝宝对父母情绪的感知能力更强,如果父母有害怕的情绪,就会感染孩子,孩子会觉得打针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进而通过哭来表达内心的不安。

父母平时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言语,不要拿打针这件事吓唬孩子,要给他们树立正确的疼痛认知。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打针疼,但相信你是勇敢的,况且妈妈一直在身边陪着你呢”等类似这样的话,帮孩子克服恐惧和疼痛。

你家孩子打针的时候会哭吗?你都是怎么安慰孩子的呢?快来分享下经验吧。

上述这些只是一点心得和想法,让每个孩子都充满希望。我相信,只要我们做父母的能够注意方法,对孩子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查,并做好了详细的记录,使我们就对孩子成长过程有了一个全面了解,就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不仅是一个身体健康,也是一个愉快、大胆、主动、自信、容入团体、不怕困难的孩子。感谢大家对我们的知识,更多的育儿知识和咨询可关注爸妈起跑线服务号,下期同一时间再会,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