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血脈相連的親兒子們互相殘殺的,並且古代皇子都會對母親有種敬畏依賴的心,如果竇氏活着的話,很有可能李世民就不敢發動玄武門之變。竇氏在涿郡去世時也只有45歲,她的政治才能絕不亞於李淵,她能想到獻寶馬來打消楊廣猜忌,自然在發現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的矛盾火花時就會想到巧妙的方法化解,畢竟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玄武門之變,我們學歷史的時侯都對這段歷史比較好奇。好奇裏面的好多事情,其中就有一位傳奇女子,如果她不死,玄武門之變很有可能不會發生,下面我們就一起探索一下其中的關聯吧。

首先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李世民發動這次事變究竟是爲了什麼呢,是想稱霸爲王而主動出擊,還是迫於無奈被逼而爲。《資治通鑑》中就有記載過:“太子李建成的性情是比較懶惰舒適的,而且還喜歡喝酒,貪圖迷戀女色,喜歡打獵……”。
通過這些可以看出他們二人都不算是有才能之人,自然在唐高祖心中也不會有太多的寵愛,而李世民雖然爲秦王,有很大的能力與才能,但所謂功高蓋主,想必皇帝也不會對他太過偏袒。
其次玄武門之變發生之前他們之間都經歷了什麼。史載的記載也是有兩個不同的版本的,《高祖實錄》、《今上實錄》,另一個是《大唐創業起居注》,但是因爲前面都是以《起居注》爲底本,更是被李世民看過並修改的,所以在真實性方面還是有待考究的。

不過目前大多數人通常的認爲玄武門之變發生是因爲一個叫楊文乾的人,楊文幹原來是太子李建成身邊的人,後來被認命爲慶州都督,自然也有一定的實力。有人就向皇帝密告說太子和楊文幹密謀造反。
李淵派李世民去攻打楊文幹,同時李淵還答應給了李世民太子之位,但當李世民平定了所有叛亂之後,李淵卻不兌現當初承諾,這給當初身爲秦王的李世民心中留下了印記,使他與李淵,李建成之間的矛盾更加深。
但是很多的人認爲這個記載是由李世民爲帝后更改的,其實無論修改與否,對於歷史的真相一直都是需要我們後人來探索的,並從中吸取教訓,以古鑑今。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有可能阻止玄武門之變的傳奇女子竇氏。竇氏的家世也是非常顯赫的,除了父親母親地位高,最重要的是她一直跟着她舅父周武帝宇文邕生活。
她出生時頭髮就過頸,比較不一樣,更是隨着她的長大她的聰明才智,讓宇文邕對她更是寵愛,以致給她選親都採用別緻的方法,用“雀屏中選”。當時的李淵就比較幸運的成爲了竇氏的夫君。

竇氏在世的時候,就幫了李淵很大的忙,當時李淵家中有寶馬,竇氏就讓李淵獻給楊廣,以打消楊廣的猜忌,所以李淵對竇氏自然更加喜愛。
李淵讓李建成當太子卻不給實權,而李世民單單只是秦王卻有很強的兵力,自然就會使他們兩個的矛盾加大,畢竟生在帝王世家,爭權奪位,勾心鬥角,再普通不過。所以玄武門之變的發生,李淵應該也是起了一定的推進作用的。
竇氏在涿郡去世時也只有45歲,她的政治才能絕不亞於李淵,她能想到獻寶馬來打消楊廣猜忌,自然在發現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的矛盾火花時就會想到巧妙的方法化解,畢竟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她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血脈相連的親兒子們互相殘殺的,並且古代皇子都會對母親有種敬畏依賴的心,如果竇氏活着的話,很有可能李世民就不敢發動玄武門之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