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为了争夺更多的地盘属地,各方诸侯相互征讨,致使天下大乱。而在东汉末年的这些诸多势力中,却只有三方胜出,即我们熟悉的魏、蜀、吴三国!

其中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刘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一直被冠以“汉室宗亲”的称号,且不说这一称号是否准确,可以确定的是,刘备确实依靠这一称号聚揽了不少人才,比如什么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诸葛亮、庞统、李严等文臣。当然了,除了名头之外,更多的还是刘备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知人善任”的刘备,却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在刘备的一生中就有三大败笔,其中错信一个小人,忽略一个草包,高估一个兄弟!那么,这些人究竟指的是谁呢?

说起错信的这个“小人”,你应该能猜出来是谁了,他就是吕布。
我们知道,在陶谦让出徐州城给刘备之后,刘备千方百计想拒绝,因为对于他而言,虽然此时自己亟需城池立足,但一直以来都信奉“仁义”的他,在没有天子诏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看到这里也许你就会问了:“这刘备为啥要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兵不血刃就拿下一座城池不好吗?”

实际上,刘备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在乱世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城池属地,但刘备此举并非是务虚不务实,而是有更大的格局和眼光。
要知道,刘备向来奉行仁义正道,这是他立足的根本,也是他展览人才的手段。如果此时他在没有天子诏的情况下就收下陶谦让出来的徐州城,虽然是坐拥了一座城池,但这也就损害自己向来奉行的仁义了。
而这个时候就会给外界释放出一种信息,那就是:“刘备满嘴仁义道德,实则也是一个贪图利益的小人”。用曹操的话来说就是:“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刘备是有意图谋天下之人,徐州虽好,却不能贪图一时之利。但面对陶谦的极力恳求,刘备才答应暂领徐州!

后来,吕布被曹操赶出兖州后便转而投向了刘备。吕布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早年间投靠在丁原门下,后来又投到董卓门下,因此在小说中还被称为是“三姓家奴”。即便如此,刘备也没有嫌弃,仍然收留了他!
当然了,这也不是刘备仁义,而是有着更多的考虑。一来吕布勇猛,还有陈宫相助,收留他则可以提升徐州的城防力量,以防曹操来攻。二来,这也可以向天下人展现刘备仁义之君的形象,可谓是一举两得。不过后来的事情我们也清楚了,反复无常的吕布趁刘备征讨袁术期间,攻占了徐州城,并俘虏了刘备的妻小。
丢掉徐州城的刘备,就如同一只“丧家之犬”,狼狈不堪,若非糜竺及时驰援,刘备恐怕早就丧命于荒野了,当然也就没有后来的成就了。而这正是他亲信小人吕布所致。

这里的“草包”,指的便是刘表与蔡夫人之子——刘琮。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琮出场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在曹操攻占荆州时才出场的。
刘表去世后,荆州兵马钱粮充足,若全力奋战,曹操根本夺不了荆州之地,但荆州的后主刘琮却选择了开城投降。而在此之前,刘备已经在荆州之地待了好几年,虽然一直以来都是驻守在小小的新野县城,但是在此期间,刘备一直在拓展人脉,拉拢荆州豪强士绅,欲在刘表去世之后,接手荆州。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刘备的计划一直开展的都很顺利,不过让刘备始料未及的是,等到刘表去世后,他还没来得及去做些什么,刘琮就将荆州之地拱手让人了,而他这几年来的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对于这个“草包”,刘备还真的是束手无策。

刘备高估的这个兄弟,想必你应该知道是谁了,他就是关羽。在世人眼中,关羽是个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的大英雄,自古以来还有“武圣”之尊称。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顺利拿下了荆州一部分地盘,随后便开始进军益州,企图夺取汉中之地,日后好效仿当年的汉高祖。当然,这也是当年他在三顾茅庐的时候,孔明《隆中对》中所提到的战略,即“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不过让刘备始料未及的是,刘备前脚才占领汉中,关羽后脚就丢了荆州,致使刘备政权失去了一大重要战略要地,关羽也因此丢失了性命。
而荆州之地的失守,原因很多,其中既有关羽的傲气,也有刘备对他能力的高估。因为在刘备看来,自己的二弟有勇有谋,忠心不二,且能处理好复杂的外交关系,不过事违人愿,关羽不仅丢失了荆州要地,还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问了:“这刘备让关羽守荆州,不应该因为他们二人兄弟之情深厚吗?”
其实不然,刘备可是一个枭雄,虽然早年起家得益于关张二人的帮助,但是他却不会任人唯亲,因为他的格局很大,绝不仅仅局限在所谓的兄弟情深上面。这一点,我们从他提拔魏延做汉中太守一事中就能看出来。
要知道,在当时的刘备眼中,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只有魏延和关羽,张飞、赵云都排不上号。但最后关羽却没能给刘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而荆州的失守,也极大影响了后来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战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刘备麾下虽然有足够多的文臣武将,他自己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不过在汉末的一些诸侯中,刘备似乎是混得最差的,而究其原因便是由于这“三大败笔”的存在。
不过话说回来,有了这三大败笔还能建立割据一方的政权势力,并形成汉末三足鼎立之局面,换做是其他人,也未必能做到!你们觉得呢?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
以上图片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