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剧和历史的朋友大概除了痛恨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做出的恶行外,大约最恨的还有和他们捆绑在一起的伪军和日本翻译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背叛祖国的中国人为虎作伥,才让侵华日军在中国更加方便和准确的残害中国军人和百姓。


但是也有一群人,他们披着卖国者的外衣,端着侵略者的饭碗,却不改一颗爱国心,他们不是经过特训的人员,却在他们的位置上竭尽全力帮助中国人。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就是这样一个日本翻译官,他不但经常利用便利帮助中国军人,更在一次重大战役中,用五个字的一张字条,力挽狂澜扭转了整个战局。


他就是夏文运,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大连开始落入日本人的控制,为了更好让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日本开始推行奴化教育,把中国孩子从小教育为他们的奴隶。

就在大连沦陷的那年夏文运出生,先后在日本侵略者奴化教育机构关东州公学堂南金书院、旅顺师范学堂就读,毕业时成绩优秀,得日本侵华特殊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资助,先后留学于日本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可以说,夏文运从出生就接受的可怕的日本奴化教育。


夏文运成绩优异、日语甚好,回大连后被日军参谋部第二课课长和知鹰二看重,并担任其翻译。当时,李宗仁任南宁绥靖公署主任,维持广西地区的半独立状态。日本人想抓住这一机会游说李宗仁,作为其内应夹击蒋介石。夏文运便担任和知鹰二多次对李宗仁游说的翻译。

在多次会谈中,李宗仁发现夏文运的正直和能力,为搞清其为日军效命的原因,私下约夏到府邸密谈。面对这个清秀能干却明珠暗投的青年,痛心的李宗仁大声质问道“故乡大连已落入日军手中,祖国也破败不堪,身为有才能的青年,何故安心于敌人面前效应”。


听此一问,本就有一颗中国心的夏文运顿时泪如雨下,虽然一直在奴化教育下长大,但时时刻刻目睹的国人被日本人欺凌的场景也让他心里难安,不改华夏儿女血性的夏文运当即找到方向一样,对李宗仁表示“愿为祖国效命,虽万死而不辞”,与李宗仁约定作为其情报人员潜伏于日军内部刺探军情,并谢绝了任何名分和酬劳。


后来夏文运遵守承诺和内心信仰,利用工作便利和他的聪明才智,给中国军人提供了很多情报。1936年上半年,向李宗仁密报“日本派大量人员到印度支那搬到和东南亚活动”,助力中方分析出日军南下意图。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向李宗仁密报“日军将从津浦线向北发兵”,助力中方组织日方会合作战。


而在1938年,侵华日军进入山东境内,一路南下烧杀抢掠,而当地驻守的官兵竟然放弃抵抗,惊恐之下率部逃跑,地方武装看到主要将领跑了,更加四下逃散,可悲一片大好河山就这样拱手送给了侵略者。轻而易举得到山东这个军事重地的侵华日军很快集结部队,整理资源,准备攻打当时的台儿庄,自然日本军人心里的“甚是好用”的夏文运也跟着来到了台儿庄。


台儿庄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必抢的军事重地,它位于苏鲁交界地区,是中国南北交汇的重要枢纽地区。当地驻守的中国军队一旦失守就会面临严重的蝴蝶效应,后期国土将会大幅度丢失,于是日本方面势在必得,而中国方面寸土不让,日军火力猛攻,中国军人殊死不退,死了一批另一批顶上。

当时守将正巧是李宗仁。就在双方当时战役几乎是胶着起来时候,夏文运想尽办法在日本高层探得情报,及时把信送到李宗仁手里。李宗仁拿到的这封救命信上只有五个字:北动南不动。拿着这个情报的李宗仁很快调整部署,歼灭敌军足有两万多人。可以说一字价值四千侵略者的人头。远远不是一字千金能比得了的。


后来的夏文运一直默默在他的地狱生涯中,为心中的光明做着他的努力。他冒生命危险为中方搜集日军情报,全是爱国热情所致,自始至终未接受政府名誉,未接受政府接济,甘做无名英雄。

即使晚年生活窘迫,也不以功劳自居。夏文运的晚年回忆录中对自己为李宗仁送密报一事只字不提。直到李宗仁后来自己将这段历史昭告天下,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日本翻译官是个中华好儿女大英雄。


为纪念其为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2002年,大连市人物志将夏文远列入著名爱国人士名录。2018年,台儿庄大捷八十周年之际,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正式增列夏文运为谍报英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