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視劇和歷史的朋友大概除了痛恨日本侵略者對中國做出的惡行外,大約最恨的還有和他們捆綁在一起的僞軍和日本翻譯官,正是因爲有了這些背叛祖國的中國人爲虎作倀,才讓侵華日軍在中國更加方便和準確的殘害中國軍人和百姓。


但是也有一羣人,他們披着賣國者的外衣,端着侵略者的飯碗,卻不改一顆愛國心,他們不是經過特訓的人員,卻在他們的位置上竭盡全力幫助中國人。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就是這樣一個日本翻譯官,他不但經常利用便利幫助中國軍人,更在一次重大戰役中,用五個字的一張字條,力挽狂瀾扭轉了整個戰局。


他就是夏文運,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大連開始落入日本人的控制,爲了更好讓中國變成他們的殖民地,日本開始推行奴化教育,把中國孩子從小教育爲他們的奴隸。

就在大連淪陷的那年夏文運出生,先後在日本侵略者奴化教育機構關東州公學堂南金書院、旅順師範學堂就讀,畢業時成績優秀,得日本侵華特殊機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的資助,先後留學於日本廣島高等師範學校、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可以說,夏文運從出生就接受的可怕的日本奴化教育。


夏文運成績優異、日語甚好,回大連後被日軍參謀部第二課課長和知鷹二看重,並擔任其翻譯。當時,李宗仁任南寧綏靖公署主任,維持廣西地區的半獨立狀態。日本人想抓住這一機會遊說李宗仁,作爲其內應夾擊蔣介石。夏文運便擔任和知鷹二多次對李宗仁遊說的翻譯。

在多次會談中,李宗仁發現夏文運的正直和能力,爲搞清其爲日軍效命的原因,私下約夏到府邸密談。面對這個清秀能幹卻明珠暗投的青年,痛心的李宗仁大聲質問道“故鄉大連已落入日軍手中,祖國也破敗不堪,身爲有才能的青年,何故安心於敵人面前效應”。


聽此一問,本就有一顆中國心的夏文運頓時淚如雨下,雖然一直在奴化教育下長大,但時時刻刻目睹的國人被日本人欺凌的場景也讓他心裏難安,不改華夏兒女血性的夏文運當即找到方向一樣,對李宗仁表示“願爲祖國效命,雖萬死而不辭”,與李宗仁約定作爲其情報人員潛伏於日軍內部刺探軍情,並謝絕了任何名分和酬勞。


後來夏文運遵守承諾和內心信仰,利用工作便利和他的聰明才智,給中國軍人提供了很多情報。1936年上半年,向李宗仁密報“日本派大量人員到印度支那搬到和東南亞活動”,助力中方分析出日軍南下意圖。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後,向李宗仁密報“日軍將從津浦線向北發兵”,助力中方組織日方會合作戰。


而在1938年,侵華日軍進入山東境內,一路南下燒殺搶掠,而當地駐守的官兵竟然放棄抵抗,驚恐之下率部逃跑,地方武裝看到主要將領跑了,更加四下逃散,可悲一片大好河山就這樣拱手送給了侵略者。輕而易舉得到山東這個軍事重地的侵華日軍很快集結部隊,整理資源,準備攻打當時的臺兒莊,自然日本軍人心裏的“甚是好用”的夏文運也跟着來到了臺兒莊。


臺兒莊是什麼地方,那可是必搶的軍事重地,它位於蘇魯交界地區,是中國南北交匯的重要樞紐地區。當地駐守的中國軍隊一旦失守就會面臨嚴重的蝴蝶效應,後期國土將會大幅度丟失,於是日本方面勢在必得,而中國方面寸土不讓,日軍火力猛攻,中國軍人殊死不退,死了一批另一批頂上。

當時守將正巧是李宗仁。就在雙方當時戰役幾乎是膠着起來時候,夏文運想盡辦法在日本高層探得情報,及時把信送到李宗仁手裏。李宗仁拿到的這封救命信上只有五個字:北動南不動。拿着這個情報的李宗仁很快調整部署,殲滅敵軍足有兩萬多人。可以說一字價值四千侵略者的人頭。遠遠不是一字千金能比得了的。


後來的夏文運一直默默在他的地獄生涯中,爲心中的光明做着他的努力。他冒生命危險爲中方蒐集日軍情報,全是愛國熱情所致,自始至終未接受政府名譽,未接受政府接濟,甘做無名英雄。

即使晚年生活窘迫,也不以功勞自居。夏文運的晚年回憶錄中對自己爲李宗仁送密報一事隻字不提。直到李宗仁後來自己將這段歷史昭告天下,大家才知道原來這個日本翻譯官是個中華好兒女大英雄。


爲紀念其爲抗戰勝利作出的貢獻,2002年,大連市人物誌將夏文遠列入著名愛國人士名錄。2018年,臺兒莊大捷八十週年之際,臺兒莊大戰紀念館正式增列夏文運爲諜報英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