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思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時候,法西斯國家爲了儘快贏得戰爭,開始從事對原子彈的研究,德國研製原子彈要早一些,不過德國並沒有研製成功原子彈,德國原子彈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設計層面,最後並沒有研製出來,而且當時德國還對外稱,不可能研製成功原子彈,後來德國原子彈的研究工作也不斷被擱置。
不過美國人最後研製出原子彈了。原子彈的問世,和愛因斯坦是有很大關係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愛因斯坦前往美國,和當時美國上層詳細解釋原子彈的基本原理,他極力勸說羅斯福總統能夠研製原子彈,最後羅斯福被愛因斯坦說動,美國實施了“曼哈頓計劃”,該計劃美國耗資十多億美元,在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後,二戰結束前美國順利將原子彈研製出來。
就在美國研製出原子彈的時候,日本在太平洋諸島上對美國士兵展開瘋狂殺戮,日本兵動不動就來萬歲衝鋒,美國大兵根本招架不住,塞班島戰役、沖繩戰役,美國犧牲的士兵成千上萬。
爲了減少傷亡,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對日本使用大炸彈,大炸彈也就是原子彈,美國動用原子彈的目的就是打擊日本抵抗意志,讓戰事儘早結束。不過杜魯門的這一舉動遭到了愛因斯坦等一些科學家的反對,愛因斯坦對原子彈的威力是非常瞭解的,愛因斯坦研製原子彈目的是爲了阻止戰爭的,並不是對平民進行攻擊。
爲此,以愛因斯坦爲首的科學家還開展會議,研究怎們樣讓杜魯門停止對日本實施原子彈轟炸。後來愛因斯坦還找到了杜魯門,他對杜魯門說,原子彈只是一個威懾工具,讓日本人害怕從而投降,不能夠真正使用。不過杜魯門總統給愛因斯坦說了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讓愛因斯坦陷入了沉思。
杜魯門給愛因斯坦說的兩個問題是,第一,你知道前線的傷亡有多嚴重嗎?第二,戰爭如果繼續開展下去,會有多少人傷亡?這兩個問題擺在愛因斯坦面前,愛因斯坦這些科學家們也無言以對。也確實是這樣的,日本人根本不知道原子彈有多厲害,如何用原子彈去威懾他們呢?
原子彈確實對日本投降的加快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如果不使用原子彈,日本在太平洋諸島上還是可以和美國周旋的。所以,後來美國在長崎和廣島投放兩顆原子彈,日本工業重鎮被徹底摧毀,日本的裕仁也頒佈了終戰詔書。
雖然原子彈的使用讓美國的代價不是很大,也避免了美國士兵的大規模傷亡,不過愛因斯坦認爲原子彈還是造成了很多人傷亡,並在後來的世界中,世界大國都開始軍備競賽,原子彈也嚴重威脅了世界的安全,所以愛因斯坦對外稱,他是後悔研製原子彈的,愛因斯坦對研製原子彈有一句話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他說到,早知道是這樣,我就不當這個修表匠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