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帶領員工30餘人,前後貼了60多萬,爲前線醫護、環衛工人、留學生、被隔離的30多名回族同胞們送去熱乎乎的愛心餐,23年清真老店「高塬」從封城到解封,始終在用行動溫暖這座城市。“現在有嘗試全新的線上模式,會站穩了扛過去,活下來,再戰江湖。

  還記得那些在疫情中逆行的武漢小店麼?

  新冠病毒肆虐時,他們頂着被感染的風險與成本壓力,傾其所有馳援一線。有的捐出四五百斤蔬菜,有的貸款300萬卻依舊爲醫護送愛心餐,還有的騰出店面給醫院提供辦公點......

  武漢最困難的時候,他們伸出援手。而今走過疫情,有些店鋪卻並未迎來重生。

  被擠壓的市場份額,低迷的消費慾望,偃息旗鼓的“報復性消費”......或閉店等待,或轉型求存,小店們正面臨着更大的掙扎與挑戰……

  這些逆風而上的小店們,現在還好麼?

  _01

  23年都過來了,還能現在被打倒?

  高塬清真餐廳|高春花

  帶領員工30餘人,前後貼了60多萬,爲前線醫護、環衛工人、留學生、被隔離的30多名回族同胞們送去熱乎乎的愛心餐,23年清真老店「高塬」從封城到解封,始終在用行動溫暖這座城市。

  現在建設大道的「高塬」已恢復堂食,同時上線外賣,但3天只能接一兩單是常態。

  壓力雖大,老闆高春花也積極適應着改變——開展熟食外賣與生鮮拼團,同時正考慮延長營業時間,做宵夜燒烤……

  注:圖文無對應關係

  “大形勢是這樣,23年都過來了,還能現在被打倒?”高春花帶着點寧夏口音,語氣認真地告訴我。

  “97年坐車路過武漢,同車老鄉說武漢還蠻不錯,下車轉轉發現還真是,喜歡這地方,就留了下來。今後再難,也會一直堅持。”

  _02

  不開門感覺錯過幾個億

  開門沒來幾人

  沁沫亭|李博

  76天,8家醫院,1萬多份盒飯。

  “想盡力讓武漢快點好起來,這樣我們才能趕快開門做生意,我想賺錢”,一心想快點賺錢的他,卻爲愛心送餐貼了20餘萬。

  // 正月十六的送餐路上,李博看到了最美夕陽

  去年年底,李博貸款了300萬,開了蘇州園林式餐廳「沁沫亭」,主打餐廳加茶室,結果碰上疫情,一天都沒開業就直接關店了。

  疫情期間馬不停蹄爲武漢奔赴的「沁沫亭」,4月中旬,入選國家助力復工復產的“小微企業免息名單”,最後卻還是因“餐飲企業風險大”未能成功。

  “現在只敢開放茶室,一天能有一兩單生意。“說到這裏,李博頗忍不住有些激動,語氣又帶着認命似的無奈。

  想過外賣,但主打環境與品相的「沁沫亭」不佔優勢;也想過轉賣小龍蝦,但競爭不贏一街開外的萬松園。

  “現在打算拉拉會員與投資,同時嘗試直播與抖音……”談起未來計劃,李博告訴我,難是難,但要做的事還挺多的。

  _03

  畢竟人在做,天在看

  我們會咬牙扛過去

  豔陽天|餘震彥

  啓動的15個方艙醫院,其中8家的餐食都由湖北老牌酒樓「豔陽天」供給。

  疫情期間,「豔陽天」日供應從平日的6000份突破至4萬(2月18日數據)。人手嚴重不足時,就開介紹信接員工回來援漢。

  善意與責任感並不一定會及時收穫回饋,“五一”期間,「豔陽天」武展店1000多桌訂單取消一空,損失達百萬。

  “但我們會咬牙扛過去,畢竟人在做,天在看。還是要多做好事”,老闆餘震彥說。

  _04

  扛不動了會關店

  添好彩|芬達

  封城第一天,90後廣東“後浪”芬達就把店裏囤積的四五百斤蔬菜捐給了醫護人員及其家屬,同時加入送餐送貨小分隊,步履不停。

  疫情後,嘗試過寫字樓團餐,也參與過社區團購……剛滿3週年的「添好彩」,作爲西北湖第一好喫的茶餐廳,到今年4月時,仍面臨近百萬虧損。

  芬達思慮良久,坦率告訴我,“開在商場的兩家店,快扛不動了,也許會關店。但西北湖這家會一直在。”

  _05

  我們做的事,是有用的

  極上館 &牛島|Lisa

  大年初二,日料店「極上館」便開始爲醫院送愛心餐。

  爲過年營業囤的鮑魚、鰻魚、牛肉粒,配上烏骨雞湯、酸奶和水果……連續96天,「極上館」爲前線醫護送上3萬餘份豐盛的餐點。

  // 這袋牛奶與雞蛋,是來自五醫院醫護的“回謝禮物”

  “境況還好,但也只是以前的一半”,經理Lisa無奈又平淡的告訴我,一向主打高端日料的「極上館」,即使現在面臨困境,也不會降低食材標準。

  “高品質是他們的初衷,也是一直以來堅持的理由。”

  _06

  站穩了扛過去,活下來,再戰江湖

  農家小院|徐鋼

  疫情期間,農家小院送出免費愛心餐2萬餘份。其礄口店也被騰出,用作方艙醫院的醫生辦公點。

  武漢解封,他們店卻迎來危機,目前唯一恢復營業的後湖店,營業額僅以前的30%。

  在諸多嘗試中,農家小院也緊跟時下線上直播的趨勢,並轉戰小龍蝦,以期在這“逆流”中搏一搏。

  談及近期及今後的經營,徐鋼坦言,“報復性消費,基本不可能了。”

  “現在有嘗試全新的線上模式,會站穩了扛過去,活下來,再戰江湖。”

  ☀️☀️☀️

  這些店鋪在疫情期間無畏逆行,支援我們共同生活的城市,與衆同心,大愛同行。

  走過疫情,雖然面臨着更大的挑戰,但幸好,還有衆邦銀行爲這些中小微企業“應援”,與城市命運與共,同心同行。

  從疫情伊始至今,衆邦銀行從未停下腳步。從捐贈500萬元醫療物資,到組織志願者積極投入一線,再到支持商貿物流、醫療物資、民衆消費類企業復工復產,截止5月10日,衆邦銀行“戰疫雲貸”項目共發放貸款627筆,總放款額7.44億,積極支援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這是衆邦銀行的擔當,也是復甦城市當仁不讓的責任感。今天是衆邦銀行三週年紀念日,今後更會繼續懷揣誠摯與關懷,與你攜手同行,助力武漢。

  ❤️❤️❤️

  後疫情時代的餐飲,困難重重,但在英雄城市武漢,這樣“逆風而上”的店家還有太多。

  「柏年豐餐飲」資金鍊斷掉,仍支援前線5500份餐食;「三串肆季」爲20多家醫院與4個社區供給愛心餐;「撈旺豬肚雞」日均配送1500份盒飯;「Wakanda輕飲咖啡」日均製作並配送500杯咖啡,送往一線;「仟吉」爲前線醫護人員送去20萬份麪包;「蒙牛」捐款1200萬,並供應各大醫院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十八號酒館」將春節食材酒水儲備免費發放給一線;「丹青安華」製作便當並捐獻物資;「潮粵香海鮮」日均配送餐食1000份以上,馳援一線......

  這一份份勇敢與愛,武漢人永遠記得。

  也許就是你經常路過的那家街角小店,也許就藏在你堆灰已久的美食清單......這些平凡店鋪們,用無數不凡的暖心事,治癒着這座城市,也治癒過你我。

  有愛的店鋪,不應該消失。

  你知道哪些馳援武漢的小店?它們都還好麼?

  文/ 大 佛

  圖/xixi & 店家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