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葉晨 通訊員 龔曉峯 許軍

  5月18日下午,在一片歡迎的掌聲中,滿載着258萬衢州人民通江達海、水運復興夢想的“衢州有禮”號遊輪徐徐駛入信安湖水域,順利停靠水亭門碼頭。由杭州遊客、錢塘江中上游航運復興工程參與見證者代表、部分衢州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援鄂抗疫代表組成的百餘名首航乘客,穿過水亭門廣場上代表杭衢錢塘江詩路之旅的時空大門步入南孔古城。至此,首航式圓滿完成,標誌着杭衢錢塘江詩路之旅正式起航。

  據瞭解,此次首航開通的杭衢錢塘江詩路之旅,起點位於杭州濱江碼頭,於16日上午8時啓航,沿錢塘江溯江而上,經富春江、蘭江、衢江,串聯起沿線錢塘江、桐君山碼頭、富春江、嚴子陵釣臺、子胥渡、七里揚帆、龍游石窟、年年紅紫檀文化博覽園、信安湖、南孔古城等著名景區,變小盆景爲風光帶,串起了沿線三個地市最珍貴的歷史人文資源,豐富了250多公里美麗航道內涵,爲整體打造千里錢塘江黃金旅遊線,爲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串珠成鏈、連線成網補上了最後一環,填補了杭衢水上游輪產品的空白,打開了杭衢水上旅遊的通道,鋪就了杭衢一體融合發展的新畫卷。

  在歷史的進程中,衢州因水而興,因水而起,因水而美。作爲內陸通往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主要商路,水運自古就是衢州極爲重要的交通方式,衢州至杭州的水道,早在漢代即已開通,至唐代已相當完善。據《衢州交通志》記載,衢江曾有古碼頭20餘座,是“兩浙”航運的樞紐。發達的水運使衢州在兩宋時期成爲“兩浙”之翹楚、江南工商之重鎮、南方儒學之聖地。近年來,衢州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緊圍繞“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的目標藍圖,以“守牢浙江生態屏障”爲己任,持續打好生態環境整治攻堅戰,推進全流域綜合治理。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大背景下,更以“國際化、特色化、智慧化”宜居宜遊宜業環境爲落腳點,全面提升全省大花園核心景區和國家東部公園的一流生態環境質量,榮獲“國際花園城市”稱號。

  與此同時,衢州也不忘厚植人文底蘊,深耕“南孔聖地·衢州有禮”的城市品牌,全力推進黨建治理鄉村振興大花園建設,全面融入錢塘江詩路文化建設,打造水路大通道,挖掘航道沿線歷史人物和文化遺蹟,提升航運文化內涵,全力打造全長280公里、面積1000平方公里的“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衢州人民多年的“一江清水送杭城、一艘遊輪到衢州”夢圓,推動衢州迎來全新發展的時代。

  “衢州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風光秀麗,山川秀美,地處錢塘江源頭,是錢塘江詩路文化帶的重要節點,也是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向內陸延伸的‘橋頭堡’。啓動杭衢水上旅遊線路,和杭州‘擁江發展’遙相呼應,打開了水上游新通道,對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等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刁玉泉在致辭中提到。杭衢錢塘江詩路之旅豐富了衢州錢塘江詩路文化帶的產品內涵,與岸基杭衢高鐵搭配,形成通杭快進慢遊大通道,是打造“詩畫浙江”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和世界一流生態旅遊目的地的重要載體,水上旅遊產品必將成爲衢州旅遊業和水運業新的亮點、增長點和驅動力,也將助推衢州衝出盆地,跨入大海,駛向全球。

  據瞭解,早在兩個月前,衢州市相關部門及部分旅行社代表赴千里錢塘江航道,針對杭衢遊輪項目展開專題調研。爲全面融入錢塘江唐詩之路文化建設工程,衢州堅持將人文與自然、文脈與山水、遺產與景區有機結合,結合全面開通的美麗沿江公路、下游同步開發的衢江水上觀光遊及接駁水岸景觀旅遊等形式,挖掘提升沿線歷史文化內涵,統籌推進沿江兩岸縱深保護開發,打造人文航道、美麗航道。

  “船泊衢水畔,夢棲錢江源,我會再來衢州這一座最有禮的城市”。在體驗了此次水上游首航後,遊客們紛紛表示欣喜,首航每位遊客還收到了“南孔爺爺”“快樂小鹿”、公勺公筷等特殊小禮包,讓他們深切感受到了衢州有禮“八個一”城市的獨特魅力。據悉,參加首航儀式後,遊客們還將遊覽衢州博物館、孔廟、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江郎山與開化根宮佛國等景點。

  本文爲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爲,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