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模仿”而名聲大噪的衆泰汽車披露了2019年主要經營業績,由此揭開了公司業績觸底的真實現狀。

業績報告顯示,衆泰汽車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2.04億元,同比下降78.30%;同期歸母淨利潤虧損達92.9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61.96%。

面對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大幅下滑,衆泰汽車坦言,主要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汽車行業整體景氣度不高,從而導致汽車銷量大幅下降,經營成本相對上升,沒有達到預期。

鉅虧之外,該公告還顯示截至2019年末衆泰汽車仍被126.88億負債纏身,並且這一數字尚未覆蓋對比克電池的債務,公告亦未提及與之相關信息。

經營狀況的進一步惡化,令衆泰汽車處境愈發艱難。官司纏身、高管被限制消費、員工集體討薪等時間接踵而來。“保時泰”真的不行了?

“畫皮難畫骨”

曾經的衆泰有多瘋狂,現在的衆泰就有多淒涼。

成立於2003年的衆泰汽車在最初幾年默默無聞,後來,衆泰決定劍走偏鋒,推出了衆泰版的“途銳”、“途昂”和“保時捷MACAN”等車型,從而在市場中極速走紅:2015全年銷量22萬輛,2016年33萬輛,2017年31.7萬輛,一度進入自主品牌銷量前十。此時,衆泰手中的皮尺變成了無往不利的方天畫戟。

然而,由於品質“單薄”,在銷量高歌猛進的背後,口碑開始慢慢坍塌。

自2018年7月衆泰T700"方向盤門"事件後,負面批評接踵而至,徒有其表而沒有質量的衆泰迅速走向了末路。從2018年開始,衆泰銷量出現大幅下滑,當年全年銷量僅23.4萬輛,同比下降26.23%;2019年更是慘不忍睹,全年銷量僅15.3萬輛,同比下滑40.1%。

可惜的是,新劍未出鞘,衆泰已經支持不下去。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衆泰就頻被曝出停工停產等消息。而這一消息也得到了衆泰汽車的證實。

在衆泰汽車3月回覆深交所問詢函時稱,“2019年下半年以來,公司大部分車型處於停產或者不連續生產狀態,2019年全年公司的汽車產銷量較上年下降70%以上,導致營業收入大幅下降。”

而到了2020年,疫情的影響更是讓衆泰汽車雪上加霜。有消息稱,由於衆泰沒有推出國六車型,無車可賣,多家工廠截止4月下旬尚未復工。數據顯示,3月衆泰T50銷售56輛,衆泰T300銷售85輛,衆泰T700銷售95輛。

對此,董祕在4月16日回應稱,公司會根據疫情和公司實際情況制定復產計劃,後續會有基地陸續復工復產。

經營陷危機

衆泰的麻煩不止於此。

據衆泰董祕坦陳:“公司生產經營遇到一定困難”。4月22日,由於被衆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拖欠工資,數十位員工在杭州錢塘新區社會治安綜合管理服務中心維權。此前,衆泰汽車多次被員工集體討薪。

據企查查消息,因買賣合同糾紛,衆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浙勇已於4月4日被鄢陵縣人民法院發佈限制消費令。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該案的執行標的爲9.08萬元。

企查查信息仍顯示,衆泰汽車僅今年4月就有10個開庭公告信息,主要是買賣合同糾紛和廣告合同糾紛。

由於衆泰汽車拖欠數億元貨款,引發了多家一級供應商和二級供應商的連環爆雷。作爲新能源電池的主力供應商,比克動力被衆泰汽車拖欠價值高達6.21億元的貨款,其中4000萬元已被法院凍結資產、強制執行。

除了董事長成爲被執行人,近期衆泰汽車還經歷了2名高管離職。3月17日,衆泰汽車發佈公告稱鄧曉明已經辭去公司副總裁職位。辭職後,鄧曉明將不再擔任公司其他任何職務。不久前的3月8日,衆泰汽車還發布公告稱,公司副總裁陳靜因個人原因已經向董事會遞交了辭職報告。

衆泰汽車方面表示,“雖然公司積極採取自救措施,2019年8月從金融機構獲得流動資金貸款30億元用於補充生產流動資金,加大部分車型的排產力度,但是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公司資金週轉問題。”

30億不夠,衆泰汽車明顯還有更大的資金需求。

靠山寨贏來的紅利期如今已經耗盡,停滯了近一年的衆泰想要重新趕上高速發展中的車市,恐怕並不容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