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下江北799厂到临港人,再到三江新区居民,我们原本只是安安静静的住在这里却好像被按了快进键,从人人不待见的工业区域,到现在科教双城。但是大家都应该知道平房没有厕所吧,所以因为每天去医院上厕所的恐惧,仍然羡慕那些已经住上光鲜亮丽楼房的朋友们。

1、

有记忆的时间段,是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了。

那时我5岁,在江湖上的名号还不是现在的白沙湖王祖贤,而是799厂杨紫。

厂里面的银星歌舞厅还是爸妈们热衷游玩地方,每年还会举办各种晚会、灯会丰富业余生活。就像现在物业喜欢搞活动一样,我们厂也相当于是个大型小区,大大小小的节庆总是会要搞点子动静。

所以很多人说虽然现如今依旧不乏声势浩大的国企,可终究难觅那个年代宛如一个自己自足的小社会的国企。799人的骄傲不仅仅来源于军工厂时的牛气冲天,还有这些做的面面俱到的人文关怀吧。

2、

2000年,是千禧年,这一年,我们家还住在厂医院后门的平房,对,大概位置就是这张照片右边的平房区。

当然,那个时候我不觉得房子小,我还是只是一个喜欢上学的小学生,对这些民生问题是无感的。但是大家都应该知道平房没有厕所吧,所以因为每天去医院上厕所的恐惧,仍然羡慕那些已经住上光鲜亮丽楼房的朋友们。

3、

03年小学毕业,我们家也早就从平房搬到了楼房,不过还是在厂里。

对了,还顺便拥有了一个洋气又宽阔的楼顶。

这个时候的厂里条件还是很好的,在许多同学家里还在用柴、用蜂窝煤时,我们已经早就用上了水电气了。

而我也已经成长到了可以去到处溜达不用家长接送的年纪,所以我的活动范围在这6年里也从学校、家、白沙湾外婆家拓宽到了放风筝的五中坡,沙砖厂对面的河边、闺蜜家住的玻璃厂附近。如果按现在的地标来给你们形容的话,也就是黄桷坪小区附近,不能再多了。

(12年的五中坡还是当年那个模样,照片来自当年那些少年提供)

4、

04-07这3年,我们7中也是下江北鼎鼎有名的公立学校,所以我的同学也从799、白沙湾增加到了天原、899沙坪和老城区。

899是印象中最远的地方了,毕竟这个时候的沙坪,还在种植水稻、油菜花,实在是毫无吸引力。

初三上晚自习,住899周边同学总是说搭了公交还要搭摩托才能到家。所以说对于我这么一个比我爸口袋还干净的人来说,花钱去899沙坪玩一趟还是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

3年很快,中考也很快。大家加快了学习的脚步,口号从我爱周杰伦演变到了励志要考上一三中为家增光,而这个时候的下江北,也已经开始大兴土木了。

04年白沙湾街道辖区被规划为商贸住宅区,开始组团开发。三江家园最先开始,紧接着是黄桷坪小区。白沙湾河边一片一直到白塔也开始修路、改造。

(这个可爱的小姐姐后面就是现在的黄桷坪大道)

(现在已经变成了这样)

好多住在黄桷坪村的同学也在06年从村上搬进了小区。

而我是自从知道了长江大桥在修之后,就一直开始筹谋着要去三中读书了,原因无他。过桥离的近,不用住校。

(图源:宜宾年鉴)

当年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上,虽然后来大家几乎真的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你们看,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居民的愿望也总是这么的实在有内涵。当然这座桥的修建确确实实方便了住在下江北的所有居民,但对当年的我们来说,最开心的事还是喜欢去城区玩。

毕竟东街夜市、林家巷网吧、人民广场、大观楼商场这些对学生的我们有着致命的吸引,还幻想着也不知道哪天我们下江北才能有这些好玩又好吃的地方。

5、

2008年,这一年我们刚刚开始上高中;这一年汶川大地震;这一年地中海蓝湾修好开盘了。

(地中海蓝湾片区)

厂里面好多人已经开始陆续接受改制,有些买断去外地打工谋求新的出路,有些人坚守,我们这一批孩子也没在工厂里上班,所能记得的只是爸妈嘴里聊过一两次的谈资。

从高中读完到大学毕业,这7年的时间,其实我们更多时候是去外面看世界了。但是这件大事,我们下江北的原住民还是记忆犹新的。

(图源:宜宾年鉴)

就是下江北不叫下江北了,叫临港!

从这开始,这个我们土生土长,到处都熟悉的地方开始变得不熟悉了。大学回来以后,金凤凰、青年城、太阳岛、二医院、洗马池公园、众生广场......楼盘、公园、商业体好像莫名的就冒出来了。

(小男孩后面就是现在黄角坪花园到太阳岛一带)

(现状)

临港的房价也从1000多一平米涨到了5000一平米了,道路也宽阔了。除了这些,学校也突然变得多了起来,除了已经改建好的7中,还有新建的天立、各种私立幼儿园、临港实验小学和不得了的大学城。

大家的期待也渐渐变得更多,想要有像南岸一样宽阔的路面,洋气的地标和大型的商超。而我们厂也开始了漫长的棚改时代。

6、

14年棚改开始,住厂里的我们开始不安起来,以前还觉得厂区很安逸的条件放到临港整个大片区一看,突然觉得哪哪都不是了。

别人家有小区,有物业,有各种小区周边配套,楼下的底商也搞的干干净净的,不像厂里地面已经被压的坑坑洼洼,球场坝也从各种大型节庆的舞台变成了停车场,堆满了各式各样汽车。垃圾箱也在每天经过的路边,恶臭的味道就跟去医院上厕所一样难熬。

大家都开始在计算着到底能赔多少钱才能买到合适的房子,眼看着沙坪、天原的同志们先行完成棚改都搬到了新修好的紫金城、龙顺、邦泰、天立。

(现在的大学城片区)

好多人等不及搬走了,从临港搬到了西区、南岸。比如说吃了很多年的华叔就搬到了莱茵河畔,每天还是提着一大口袋菜坐公交到厂里来做炸烤,风雨无阻。记得问过他为什么不辞辛苦的跑来跑去,他说他舍不得,也被我们这些他看着长大的孩子需要着,所以直到18年最后一批签字搬走以后,他才开始在新店营业。

也有好多人还一直住着,比如我们家。

我们是18年搬的家,现在说来也就前两年而已,但是站在今年这个魔幻的年份来看,好像过去了一个世纪。

(当年在建的白沙湖)

其实16年白沙湖就已经变得高级起来了,临港新天地也紧接着开业了,还有了电影院、商场,甚至连旱冰场都有。

(暂时找不到照片了,只能牺牲我妈出镜了)

湖边还种满了粉黛,好多丝巾达人会在这里来拍照了。白沙湾也不是从前的河湾了,已经修成了滨江路。

所以除了有些实在想不明白的钉子户以外,其实大家真的很期待换一个新环境,老旧的生活区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了。

7、

老厂矿无可奈何地走下坡路,其实是必然的。我们的祖辈中,有许多人都在这个厂子里工作了一辈子,我们的父辈,也有许多人中专或者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这里。而我们,整个青春年少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有着几代人的热血与青春,可它终究还是敌不过历史的浪潮。

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宜宾三江新区,这也是全省首个获批的省级新区。

从下江北799厂到临港人,再到三江新区居民,我们原本只是安安静静的住在这里却好像被按了快进键,从人人不待见的工业区域,到现在科教双城。从以前零星楼盘到现在各大房企、甚至各大央企都争相入驻。

8、

厂矿子弟的经历,称不上独一无二,却绝对比很多人要丰富多彩。正是我们所经历过的这一切,开心也好,落寞也罢,最终都化成了养分滋养着我们的人生。

而今天,799厂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印记。1年时间,所有人陆续搬离,门窗砖瓦陆续拆除,夷为平地。

(799现状)

4月29号被中铁拍下,开启了这块独一无二地块的新生。不过中铁大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最后多说两句,也给我们799厂的老朋友透露点小讯息。

因为投资建设两宜高速为契机早早进入宜宾的中国中铁不仅仅是全球最大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也是全国央企里面16家可以做房地产开发之一。业务涵盖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资源矿产、金融投资等领域,2019年世界500强排名第55位,中国500强排名第7位。

所以它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房企而已,799这一沿江宝地交给他们,应该产生很神奇的化学反应的。不知道现如今身在各区域、各地的朋友们、邻居们、长辈们期不期待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