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宇文邕去世後三年,權臣楊堅於581年篡位建立隋朝,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宇文邕還活着,北周沒有三方之亂,國力會更爲強盛,楊堅能做到攻滅南陳統一天下,宇文邕同樣也能做到,可以說幾位亂世梟雄中宇文邕是最接近統一天下的那一位,和柴榮相比,宇文邕的英年早逝更加令人惋惜。秦朝之後歷史上有好幾個諸侯爭雄的亂世,比如劉邦和項羽的楚漢之爭、三國、五胡十六國、五代十國等等,亂世其實也是梟雄輩出的時代,歷史上不同時期的亂世都相繼出現過統一的契機,卻因爲一些梟雄的去世而錯失良機,今天就來說一說歷史上最有可能完成統一的三大亂世梟雄:劉裕第二,柴榮屈居第三。

秦朝之後歷史上有好幾個諸侯爭雄的亂世,比如劉邦和項羽的楚漢之爭、三國、五胡十六國、五代十國等等,亂世其實也是梟雄輩出的時代,歷史上不同時期的亂世都相繼出現過統一的契機,卻因爲一些梟雄的去世而錯失良機,今天就來說一說歷史上最有可能完成統一的三大亂世梟雄:劉裕第二,柴榮屈居第三。

第一個:北周武帝宇文邕

557年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覺廢西魏恭帝自立爲帝,國號爲周,不過北周的軍政大權卻把持在宇文泰侄子宇文護之手,宇文護在歷史上素有兇名,原因就在於他一連殺了北周孝閔帝宇文覺、西魏廢帝拓跋廓、北周明帝宇文毓三位皇帝,堪稱是皇帝終結者。

宇文邕是宇文泰第四子,560年宇文護毒殺了北周明帝宇文毓之後擁立宇文邕爲帝,宇文邕韜光養晦隱忍了十餘年,表面上放任宇文護專權,暗中卻在慢慢積聚力量,終於在572年擊殺了宇文護並獨攬朝政大權。

經過幾年的準備,宇文邕於575年發動滅齊之戰,歷時近三年於577年攻滅北齊統一了北方,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盡入北周之手。

578年宇文邕一鼓作氣兵分五路北伐突厥,卻突發重病沒多久就去世了,時年36歲。

宇文邕去世後三年,權臣楊堅於581年篡位建立隋朝,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宇文邕還活着,北周沒有三方之亂,國力會更爲強盛,楊堅能做到攻滅南陳統一天下,宇文邕同樣也能做到,可以說幾位亂世梟雄中宇文邕是最接近統一天下的那一位,和柴榮相比,宇文邕的英年早逝更加令人惋惜。

第二個:宋武帝劉裕

前秦宣昭帝苻堅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和王猛兩人珠聯璧合一一消滅北方諸國並統一了北方,可惜王猛死後,苻堅急於求成,淝水之戰後錯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苻堅死後北方重新陷入分裂之中,到409年劉裕北伐南燕之前,北方有北魏、後秦、南燕、胡夏、北燕、南涼、北涼、西涼等割據政權,劉裕於409年和416年先後兩次北伐滅南燕和後秦,此時真正堪稱其勁敵的只剩下北魏和胡夏,餘者不足爲慮。

417年攻滅後秦,洛陽和長安兩都在手,劉裕麾下不僅有王鎮惡、沈田子、檀道濟、王玄謨等猛將,還有戰鬥力極爲強悍的北府軍,此時的劉裕兵強馬壯正是其實力最巔峯時期。

赫連勃勃的胡夏此時實力並不強,北魏的雄主拓跋珪已經去世,在位的是其子明元皇帝拓跋嗣,如果劉裕在劉穆之去世後不是匆忙南返,而是親自坐鎮長安,先滅胡夏和北涼、西涼再和北魏爭雄,統一南北還是有不小希望的。

第三個:後周世宗柴榮

周世宗柴榮和北周武帝宇文邕有些類似之處:第一,兩人一樣的勵精圖治,北周和後周在他們手上日益強盛;第二,兩人同樣是在北伐途中突患重病,只能班師回朝,沒多久就病逝了,而且都是英年早逝,宇文邕去世時年僅36歲,柴榮去世時年僅39歲。

雖然柴榮西敗後蜀收取秦、鳳、成、階四州;三徵南唐迫使李璟去帝號,並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伐遼國,連克三關三州,取得的成果不比宇文邕小,但是說到完成統一的難度,柴榮面臨的困難卻比宇文邕大得多,原因就在於柴榮的對手遼國比宇文邕的對手南陳要強大得多。

柴榮要完成統一,其他的對手包括北漢和南唐皆不足慮,唯獨擁有幽雲十六州的遼國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不過即便如此,比起趙匡胤和趙光義,柴榮在對外作戰這方面只會比他們做得更好,收回幽雲十六州擊潰遼國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多給這三位亂世雄主幾年時間,誰最有可能率先統一天下?宇文邕肯定是第一個,劉裕和柴榮的對手北魏和遼國都是勁敵,相對來說柴榮的難度還要更大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