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南风诛杀杨骏为起点,开始了最为复杂,难记的“八王之乱”。其实,我私心一直不很赞同历史上用“八王之乱”这个名词。理由是:

一是,大凡我们设计出一个名词,或者抽象出一个概念,目的就是为了便于记忆。而“八王之乱”这个名词的出现,却适得其反。把长达16年的历史,用这八个王的混战一下子概括,不仅不如我们一点一点地记述起来便于记忆,反而,当我们想起这个名词的时候,使得对那段历史理不出一个清晰的线索。

二是,个人以为,过去的历史学家之所以想出了这个名词,是因为,在《晋书》的第59卷把元康以后在历史上较为活跃的8个王编成了一卷。其实,就这一长达16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是一个八王之乱就可以涵盖得了的,其间发生了诸多事件。在记述历史的时候,我想,倒不如不用这个名词,而是根据历史不同时段发生的具体事件,设计相应的名词,这样,才方便我们的记忆。比如:诛杀杨骏,诛杀司马瑋等。另外,在我看来,左右这段历史的主导人物涉及到晋王朝的宗室,而这就牵扯到庞大的司马氏家族。要想真正理清楚其间的人物关系,首先要对司马氏家族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我尝试着先把西晋时期这个庞大的司马氏家族逐一列出,对于在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物,先简单提醒;对于没有什么事迹的人物一笔带过的方法,试图让大家有一个较为完整并且较为清晰的了解。

我们知道司马懿有八个兄弟,司马懿是老二。

大哥司马朗—司马遗—司马洪(过继,原为司马望之子)—司马混—司马滔

—司马望(过继,原为司马孚之子)—司马威(司马洪之子,直接继承自己的爷爷)

老大司马朗这一支,没什么特别要说的事情,只是司马望的孙子司马威,小字阿皮,在赵王司马伦谋逆的时候,还有点小事。

老二司马懿,我们过去说过,他一共有9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司马亮、司马伷、司马京、司马骏、司马肜、司马伦。

—司马师—司马攸(过继,原司马昭之子)—司马蕤(过继给辽东王司马定国)

—司马冏——子司马超、冰、英后均没于石勒。

—司马赞(过继给广汉殇王司马广德,6岁死)

—司马寔(过继给广汉殇王司马广德)

—司马昭,一共有6个儿子,司马炎、司马攸、司马兆、司马定国、司马广德、司马鉴、司马机、司马永祚、司马延祚,但是,其他的除了早死,就是无名,只有司马炎、司马攸兄弟两人比较知名,其他的不说也罢。

—司马炎,我们也曾经说过,一共又有26个男孩子,不过只有司马衷(晋惠帝)、司马柬、司马瑋、司马乂、司马允、司马晏、司马遐、司马颖、司马炽(晋怀帝)等9个较为著名。

—而司马衷一个儿子,就是谢淑妃给他生的太子司马遹。

—司马柬没有儿子,以弟弟司马允的儿子司马郁为子,后来,和自己的亲爸司马允一起被杀。

—司马瑋儿子司马范,后被石勒所杀。

—司马乂儿子司马硕,后没于刘聪。

—司马允三个儿子均被司马伦所杀,后以司马冏子司马超为子,司马冏败后,司马超被幽金墉城,又以司马晏子司马祥为子,后为刘聪所杀。

—司马晏虽然是司马炎儿子中最蠢的,但是却有四个儿子:大的不知道叫啥,和司马晏一起在洛阳被攻陷的时候被杀;另外三个司马祥、司马邺(就是西晋最后一个皇帝,晋愍帝)、司马固。

—司马遐四子:司马覃、司马籥(音:月)、司马铨、司马端。

—司马颖儿子:司马普、司马廓,均与其父一起被杀。

—司马炽无子。

—司马干,儿子司马永。

—司马亮,五子:长子司马粹(早死)、次子司马矩(贾后杀司马亮的时候,与亮一起被杀)、司马羕、司马宗、司马熙。

—司马矩儿子司马祐。

—司马羕,在爸爸司马亮被杀的时候,才8岁,和裴楷一起逃到王浑家,一夜八次换地方,逃避了被杀,后南渡长江。

—司马宗,后南渡江。

—司马熙,后没于石勒。

—司马伷,四子:司马觐(早死)、司马澹、司马繇、司马漼。

—司马觐儿子司马睿,即晋元帝:东晋的第一个皇帝。

—司马澹、司马繇我们很快就要说到。司马澹儿子司马禧,司马禧儿子司马喆,被石勒所杀。

—司马繇,无子。

—司马漼子司马融。

—司马京,早死,无子,以司马昭子司马机为后。

—司马骏,有10个儿子,其中只有司马畅,司马歆。

—司马畅,在刘聪攻陷洛阳以后,不知道下落。

—司马歆,无子,以司马畅的儿子司马邵为子,永嘉末年,没于石勒。

—司马肜,无子,以哥哥司马伷儿子司马澹的儿子司马禧为子,与父亲司马澹、自己的儿子司马喆一起没于石勒。

—司马伦,与儿子一起被司马肜所杀。

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和他哥哥司马懿一样是个高产父亲,和司马懿一样有9个儿子,精力旺盛的男人一般事业都有成?

司马孚的9个儿子,分别为司马邕、司马望、司马辅、司马翼、司马晃、司马瑰、司马珪、司马衡、司马景。

老大司马邕:死于老司马孚之前,邕子司马崇为世孙,早夭,泰始九年,立崇弟平阳亭侯司马隆为安平王,咸宁三年,又死,司马孚的安平国绝了。

老二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朗,司马望有4个儿子:司马弈、司马洪、司马整、司马楙。司马弈和司马整都早亡,就让长孙司马奇继承了司马望的爵位。史书上记载,这个司马奇真是出奇的贪婪,托朝廷的使者去南方给他做生意,结果被发现,剥夺了爵位,让老二司马洪的儿子司马威继承,后来司马威被杀,又恢复了司马奇的继承权。老二司马洪一共又有两个儿子:司马威、司马混。老三司马整死后,留下儿子司马迈太康九年,被封为随郡王。老小司马楙为散骑常侍、尚书,善于谄谀,与东安公繇关系很好。

老三司马辅:咸宁三年,为太原王,监并州诸军事。死后,儿子司马弘、孙子司马铄分别继承爵位。

老四司马翼:很早就去世了,以司马邕的一个庶子司马承继承。

老五司马晃:谦虚下士,很有名望。惠帝即位后为车骑将军,加散骑常侍,参与了诛杀杨骏。两个儿子,一个早死,一个有病,只好以哥哥司马辅的第三个儿子司马韡为后。

老六司马瑰:先被封为太原王,死后儿子司马颙立,徙封为河间王,为八王之乱其中一王。

老七司马珪:以太原王司马辅的儿子司马缉袭爵,司马缉也死了,又司马颙的儿子司马讼为司马缉的后代。

老八司马衡:早死,无子,以老大司马邕第四子司马敦为嗣。

老八司马景:儿子司马滔继承。

司马懿的四弟司马馗:有三个儿子司马权、司马泰、司马绥。

老大司马权:为北中郎将、都督鄴城守诸军事。儿子司马植立。

老二司马泰:代兄司马权督鄴城守事,又为镇西将军,领护西戎校尉、假节,代扶风王骏都督关中军事。司马泰是晋朝宗室中少有的谦恭勤俭的人,吃饭穿衣就象老百姓一样,甚至于参加朝会的时候,不认识的,根本不会想到他竟然是王公贵族。和堂兄弟司马晃一样很有声望。司马泰有四个儿子:司马越、司马腾、司马略、司马模。司马腾曾任持节、宁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永嘉初,迁车骑将军,都督鄴城守诸军事,镇鄴。司马模,永嘉初,转征西大将军、开府、都督秦雍梁益诸军事,代河间王颙镇关中。

老小司马绥:儿子司马虓。

司马懿的五弟司马恂:一个儿子司马遂,又有二子:司马耽、司马缉。

司马懿的六弟司马进:两个儿子司马逊、司马睦,其中司马逊又有二子:司马随、司马承。

司马懿的七弟司马通:三个儿子司马陵、司马顺、司马斌。司马顺在自己的堂侄子司马炎受禅的时候,叹息道:“现在做的这事,跟上古时代唐虞的禅让根本不是一回事,还整个禅让的名!”后被流放而死。

司马懿的八弟司马敏史书未见记载。

我们明白了这个庞大的家族和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虽然现在读起来稍显枯燥,但是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回过头来对照起来看,就会使得我们对相关人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立体的认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