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的人对待金钱有不同的态度,我不敢说什么态度是绝对正确的,但是从很多古人以及曾国藩的人生真实经历来看,我觉得在随份子、对待恩人、对待家人3方面越是舍得的人,即使一开始一贫如洗,未来也会拥有很多好友和深情,最终不难走向富有之路。那些时间毫无疑问是曾国藩最凄惨的时间,尽管他真的是穷困潦倒,但是曾国藩对待好友的一些该有的礼节,从来没有少过,比如随份子之类的,还有他对待以前有恩于自己的人,也总是慷慨万千,对待家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会每个月给家里带去一些钱,让父亲和家中弟弟们能够好好生活,虽然带回去的不多,大家还是能感受到曾国藩对这个家的情义。

这个时代不管怎样发展,即使科技各种东西都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依旧有些东西从古至今都有相通的地方,比如人们对于金钱的使用态度,就是一门从古至今基本上变化不大的学问。虽然变化不大,但是这门学问很是值得人们去深入研究,能够看通透的人实际上并不多。


清朝时期的名臣曾国藩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出了一些对于金钱使用态度的经验哲理,他认为一个人越是在这3个方面舍得花钱,这个人也就越会变得富有。也许这个思想与很多人所谓的要省钱才会变富裕的思想有所不同,至于为何曾国藩要这样说呢?且听我慢慢分析。

01

曾国藩前半生饱受没钱的摧残

曾国藩原本家庭条件就一般,要说他是什么名门望族,完全就是不沾边的,他是完全的农民子弟,家中比较贫困,所以从祖父开始,就特别希望家中能够出一个大官,让家族的阶级出现一些改变。

可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一生科举考试都不得志,连续参加了14次科举考试也没有考中一个举人,让曾国藩的爷爷十分无语,最终只能把希望继续寄托在曾国藩身上。也许有时候事情发生总是很有意思,曾麟书读书不成器,他还教曾国藩学习,曾国藩按照父亲的学习方法学习之后,一样没啥成绩,连续考了6次,都没有考中,家乡到处都在笑话他们父子两。

终于,在第6次考完之后,曾国藩痛定思痛,彻底改变了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第7次考试中考中,从此以后开始正式进入京城成为一个京官。清朝时期的官员实际上俸禄很低,而各种开支又很多,样样需要讲求面子,要是类似于曾国藩这样的穷困家庭,想要在北京混好,根本就不太可能。

曾国藩深知这个道理,为了能够有积蓄在北京好好做京官,曾国藩在考中举人之后依旧留在湖南进行了长达一年时间的类似于化缘一样的生活,他挨家去拜访当地的名门望族,跟人说自己考中举人,这些人听闻好消息,一般都会给曾国藩一点贺礼。


曾国藩就靠着这样的办法筹集到1500两银子,成为去京城做官的积蓄。初到北京,曾国藩还是一贫如洗,别人都在吃黑钱,曾国藩出淤泥而不染,坚持靠着自己那点积蓄在京城继续做清官,他相信他可以改变世界。

那些时间毫无疑问是曾国藩最凄惨的时间,尽管他真的是穷困潦倒,但是曾国藩对待好友的一些该有的礼节,从来没有少过,比如随份子之类的,还有他对待以前有恩于自己的人,也总是慷慨万千,对待家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会每个月给家里带去一些钱,让父亲和家中弟弟们能够好好生活,虽然带回去的不多,大家还是能感受到曾国藩对这个家的情义。


正因为曾国藩一直秉持这样的原则,所以结识了不少好友,后来曾国藩实在没钱的时候,还找人借到1000两银子维持生活,这些钱直到最后他成为两江总督之后才全部偿还清楚,可想而知,曾国藩当时的那些朋友还是很给力的。

晚年的曾国藩,就比较富裕了,他对待曾经有恩于自己的那些人一样慷慨解囊,从来不会亏待谁,更不会忘记别人的恩情,这样的行为足够值得我们学习。

02

随份子的钱要舍得

从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来看,我们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在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期间,虽然自己并不富裕,但是份子钱可是从来没有少过谁的,只要身边或者朝廷中有朋友有事情请到曾国藩,曾国藩都会想方设法随分子。


这种行为在今天看来,也许会有一些比较傻,可往往很多时候就是大智若愚,因为曾国藩总是愿意给别人随份子,一旦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记得自己,虽然不说所有人都记得自己,至少大部分是记得自己的那份情谊的。

随份子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打开与人交流沟通的一块敲门砖,别人有事邀请你,要是你假装不知道不给别人面子,久而久之,你就会被这些人孤立,一旦被孤立,你想要有所成就,难度颇大。

反观之,要是你在别人邀请你的时候,总能够舍得,让别人留下很好印象,未来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好,朋友多了路好走,曾国藩要是没有前期随份子的慷慨,怎么可能有后来别人借他钱让他度过难关呢?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你不敢保证所有人都能够真心换真心,至少可以保证大部分还是会记得你的好,至于少部分人,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在今天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随份子这件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没有必要超出自己能力范围,那样反而适得其反,情况也就不一样了。

03

对待恩人要舍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一点不需要过多分析,我们也就能够看懂其中道理,要是一个人连对待曾经有恩于自己的人都做不到舍得,那这个人的人品可想而知,忘恩负义之人,是所有人所不齿的,这样的人想要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上有一定地位或者变得富有,那是根本不太可能的。

对于那些知恩图报之人,别人总会记住你的真诚,以后倘若你有什么事情,别人也会义不容辞帮助你,因为觉得你这个人可信,而且是值得帮助的人,贵人相助,多指这种情况,要是被人深知你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避而远之都来不及,谁还愿意与你再有任何交集。


04

对待家人要舍得

所谓对待家人的舍得,这个最容易理解,我们一生都在拼搏奋斗,到头来主要就是为了让一家人能够有个好日子过,要是你连对待家人都十分小气吝啬,那么你所努力付出得到的那些东西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换言之,一个对自己家人都舍不得的人,根本就没人愿意与之相处,这样的人即使最开始家财万贯,最后也终将还是会沦为孤家寡人。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与富有并非这个人挣了多少钱,而是这个人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金钱范围内,让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得到最大的满足。


05

结语

不同的人对待金钱有不同的态度,我不敢说什么态度是绝对正确的,但是从很多古人以及曾国藩的人生真实经历来看,我觉得在随份子、对待恩人、对待家人3方面越是舍得的人,即使一开始一贫如洗,未来也会拥有很多好友和深情,最终不难走向富有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