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立波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他的功臣帮助下,正式扫清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农民出身的他非常注重“乡土人情”,作为汉朝最大的当家人也颇为注重当年创业的承诺。他要用自己的慷慨报答,塑造自己的情深意重的江湖义气。他在铁铸券书上用丹砂写下深情的誓言:“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不管世事如何变化,就算涛涛的黄河之水变成一条窄窄的带子,巍峨的泰山被风化成小小的磨刀石,除非犯有谋大逆的罪名,功臣及他们的子孙可以凭“铁券”免死几次。

刘邦画像

然而对于如此看似真诚而富于感情的承诺却未能履行多久,汉朝初期有百余人受到刘邦的封赏,后来的情况来看,韩信的功劳颇大,由于其罪名在于“谋反”所以当不属于“铁券”保护和豁免范围,但其一朝功臣后来仅仅有5人获得善终,汉朝的丹书铁券未能挺过多久便锈迹斑斑,成了一块废铁。南北朝时期,宇文泰与北齐在芒山一带激战,竟然不慎坠马。千钧一发之际,他的爱将李穆及时护主,将其救出,宇文泰不仅与其相对而泣,事后对别人说:“成我事者,其此人乎!《隋书》

宇文泰

宇文泰虽然未能称帝,但他却是西魏的建立者,其次宇文觉后来建立了北周,为感谢李穆的救驾之功,被赐予“丹书铁券”,并明确可以“恕其十死”。虽然李穆并不居功自傲,也未拿着铁券当护身符,但还是卷入了其兄和侄子的案件。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执政期间,其兄和侄子被杀,按照北周律例,李穆也应连坐。最终让李穆免死的不是“铁券”,而是他侄子死前 一句话:“吾不用汝言,以至于此,将复奈何!”这些证明了李穆并未参与其兄侄事情,但还是因此被贬为平民。

武则天晚年时期,为了保障武家不被清算“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与武攸等为誓文,告天地于明堂,铭之铁券,藏之史馆。”《资治通鉴》武则天就是要他们当面保证武家人的安全,同时把担保证据的铁券收进官方馆内,对于设计这样的“双保险”最后还是在其死后,其武姓身居要位的亲戚都被处斩。

武则天

五代时期,武将范延光也被后晋石敬瑭赐予“丹书铁券”,与历史上其他功臣获得“铁券”不同,他得到的原因多少有点奇葩,是因为此前公开造反,后来觉得自己一时冲动,然后就后悔了,于是不断派人向石敬瑭忏悔,石敬瑭也因为长期打不下范延光,最后赦免了范延光的造反,并以“丹书铁券“作为担保的物证。后来其回到河南老家,被与其有旧仇的河南留守杨光远派其子杨承勛将其抓捕,范延光责问杨承勛:“天子赐我铁券,许之不死,何得及此?”杨承勛都没理他这茬,把他绑在马上,走到浮桥时,连人带马推进河里,至于他的那个“免死铁券”想必也付之东流了。

免死铁券

虽然这个类似“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的承诺在创制之初便形式大于内容,但是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君臣定制”被保留下来,而且在制作技术和工艺上得到不断完善。随着冶金技术的快速发展,唐朝以后,官方就不再用丹砂进行书写,而是采用镶金的工艺,把券书文字变成金字,以示尊贵和重视程度。

剧照

《水浒传》中的柴进之所以为所欲为,专门收留别人不敢收留的好汉,原因是宋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就是全力优待柴荣子孙,并且给他们发了一个“铁券”:“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有了这个保护符,“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库府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可以说宋朝是“铁券”发挥作用最大的时期,包括对文人不许下手这一政策也得到了全面执行。

赵匡胤

明朝的朱元璋晚年屠杀功臣颇为酷烈,以为他完全走了“兔死狗烹”的老路,其实不然,从一开始,朱元璋实心实意地要与老乡功臣们同享富贵。然而从汉高祖刘邦,唐宋时期,虽然偶有颁赐,但是中间横跨的年代久远,因此许多人已经不知道铁券是怎么制作的了。

最后还是通过寻找到钱镠的后人找到了数百年前的铁券,“形如覆瓦,面刻制词,底刻身及子孙免死数次,质如绿玉,不类凡铁,其字皆用金填。”《万历野获编》就是说,铁券外形像个瓦片,造型很独特,铁质也十分特别,看起来如同绿玉,上面刻着文字,填充黄金,说明受赐给的人和后代免死次数。

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将这项工作看得非常重视,在数次探讨后,他深情的望着臣下呈送上来的大明风格的“铁券”,未尝不从胸口吐出曾经患难相交的诺言。此后明代的铁券一式两份,分为左右二券,严谨程度相当于“虎符”。在朱元璋的参与下,明代设计推出了具有明代特色的铁券:“凡券,左右各一,左藏内府,右给功臣之家。”《明史》这样就是将铁券的保障性大大提高,杜绝了作假,同时官方收藏的另一半给铁券的另一半以巨大的“安全感”。

免死铁券

朱元璋不无 深情地在铁券后边命人刻下自己亲写的文字:“朕观历代有父及其子,兄及其弟,皆为佐运之良臣者,心甚嘉之……今天下已定,论功行赏,朕无以报尔,是用加尔爵禄,使子孙世世承袭”。最后将铁券的意义规定为,除了谋逆不予宽贷外,别的死罪都可以免死,功臣免二次死,子免死一次。朱元璋在刻文最后深情地说:“勤劳以立事,恭俭以保禄位,尚其日慎一日,则富贵永延于世矣。”

影视剧照

此后朱元璋在全面开启诛杀大潮后,许多功臣家的铁券也如同废铁,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和荣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