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媧稱號亦有媧皇、靈媧、帝媧、女陰、女皇、女帝、神女、陰皇、陰帝、帝女等,典籍裏還有女媧造人的神話 是古代傳說中的大地之母。到了唐代,其間武則天當政,她被認爲是女媧二世,她的帝王身份不僅顛覆了當時的男權社會,而且極具示範效益。

相傳上古時期,在炎黃部落聯盟的內部出現了兩個人物。一個是共工,他是炎帝的後裔,人面蛇身朱發。另一個叫顓頊,是黃帝的孫子,也是“五帝”之一。兩人爲了爭奪首領的位置,打了起來。最終共工戰敗,於是他憤怒的撞上不周山,把不周山給撞斷了。
這不周山也是了不得!它是一根撐在天地之間的柱子。這柱子一斷,半個天空都塌了下來,中間露出了一個大窟窿,天河裏的水順着這個窟窿灌入人間界,一時之間大地上到處都是洪水,龍蛇猛獸也乘機出來吞噬百姓,人類無處躲藏。
女媧見人類東躲西藏的悲慘景象,心中十分難過。於是她決定用五色石來修補天空的漏洞。女媧從崑崙山頂找到了五色石,並用九九八十一天將五色石融化,然後一點一點的把天空補了起來。她又大海中找到巨鰲並看下它的腳用來支撐四方的天柱。天空被修補了,洪水退去,野獸也漸漸散去。大地重新恢復了平靜。
一切都過去了,可是天還是有一點歪了,從此以後天都向西北傾斜,因此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歸向西方,同時大地向東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河裏的水都流向東方。
女媧稱號亦有媧皇、靈媧、帝媧、女陰、女皇、女帝、神女、陰皇、陰帝、帝女等,典籍裏還有女媧造人的神話 是古代傳說中的大地之母。上古時期社會還處於母系氏族時代。女媧造人正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縮影。在那時候的社會中,女性佔據生活的主導地位。人們都是隻知其母不知其父。神話傳說裏,那個時期的著名人物都是其母踩在某一個神或龍或者“大人”的腳印裏因而懷孕。這些神話本身就證明了當時氏族成員的譜系是以女姓的血統來計算的。
女媧補天的傳說反應的是,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發生了大規模的水災。上古先民在女性首領的帶領下治水以及對付各種自然災害,最終取得勝利。
女媧的傳說在歷史上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許多學者有意無意的曲解女媧的身份。甚至其中有一部分人把女媧說成男性。因爲封建社會婦女地位地下,而女媧在衆多女性心目中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女媧信仰是她們的精神支柱,深入人心。朝廷害怕女性祭祀女媧點燃壓抑千年的女權,進而破壞男尊女卑的社會秩序,所以強行禁止女媧崇拜。部分學者爲了迎合政治不斷在著作中改變女媧的形象。
秦漢雖把女媧和伏羲並列,但兩者沒有什麼特殊關係。到了東漢,《風俗通》裏女媧伏羲變成了兄妹。到了唐代,其間武則天當政,她被認爲是女媧二世,她的帝王身份不僅顛覆了當時的男權社會,而且極具示範效益。武則天薨後,其兒媳韋后、其女太平公主皆有稱帝慾望,讓男權主義者意識到這種示範效益的力量及對男權社會的潛在威脅。於是唐朝文人又把女媧塑造成伏羲的妻子並生兒育女,使其失去獨立的身份。到了清朝更是直接說女媧其實是男性。
女媧作爲創世神的地位一直無法被取代。直到今天,神話體系中的女媧也沒有因爲家庭身份的變化而淪爲伏羲的附庸,反之,其神格地位已經隱隱超過了伏羲。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