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閱讀量,哪怕就是高三階段,依然是重中之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此處的“量”,不僅在於數量,更在於質量。質量包含選擇高質量的文章閱讀,也包括閱讀作品時注重思維訓練與文字瀏覽相結合,把閱讀落到實處。

提高閱讀量,哪怕就是高三階段,依然是重中之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此處的“量”,不僅在於數量,更在於質量。質量包含選擇高質量的文章閱讀,也包括閱讀作品時注重思維訓練與文字瀏覽相結合,把閱讀落到實處。今天只講前者。

我們選擇哪些作品閱讀,作爲高三的閱讀目錄,這個太重要了。
功利地講,高三需要積累大量的素材,個人推薦一下幾本雜誌:

《名作欣賞》、《看天下》、《讀書》、《哲思》這四本雜誌。《名作欣賞》適合提高文學鑑賞能力。《讀書》上有很多特定的版塊提供高中生可用的素材,《看天下》上時政熱點比較豐富;最後一本則哲學性文章所佔比重相對較大,對於提高學生理論思維有一定幫助。




當然,除了應試,對於文學性書籍的閱讀也不可忽視。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沈從文的《邊城》、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餘華的《活着》、北島的詩集;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塞林格的《麥田裏的守望者》、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梭羅的《瓦爾登湖》……這些文章是總結了一些推薦書目並結合了上課經驗,相信對於提高思維深度會有幫助。

另外,詩詞也可以多接觸一些,對於陶冶情操有好處,還可以適當緩解高三的壓力;高三這個階段對於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也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個人認爲如果感興趣,也可以接觸一下週國平和村上春樹的作品。


總之,就閱讀來講,讀後思考的重要性不亞於閱讀的過程。同時,高三比較特殊,對於閱讀的內容也要根據個人情況有所側重和取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