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家长们过度强调独立时,孩子们就不敢过多的依赖父母,从而就会导致对父母的信任感降低,在孩子长大后面临社会就更不会轻易的对他人付出信任感。看到这些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回家的孩子,家长们往往都会想这些孩子真是独立,这么小的年纪就更不需要父母接送自己回家,有的甚至还会让自己的孩子引以为榜样。

只要我孩子以后有出息能成才,让我干什么都愿意,再说了不能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现在不让他学着自己去闯一闯,以后就会吃亏的。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家长让孩子自己去坐公交、自己去学校报到、自己去干一些孩子还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

但是这些问题往往被家长忽略,过度的追求孩子的独立,忽视了强制性"伪独立"对孩子未来成长中埋下的心理缺陷。

前不久有一则报道就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一天晚上7点左右,在郑州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小女孩正急得哇哇大哭。

司机看到小女孩孤身一人,忙把车停在了路旁,询问小女孩的情况。原来这名小女孩儿叫小田,今年已经9岁了,今天独自一人出来坐公交车。

是因为妈妈想要锻炼她的独立能力,就让她独自乘坐公交回家,可谁知道小田由于不熟悉公交车的行驶路线,坐成了反方向的公交车,这才在车上急得大哭起来。最后小田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被送回了家。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说小女孩的妈妈太不爱惜自己的孩子了,孩子还小外面坏人这么多,就算是教孩子如何独自一人回家坐公交,父母也不应该远离孩子,应该在孩子看得见的地方保护孩子安全。

而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的独立性本来就应该从小培养,要不然长大后不会有出息,只是这个家长的方式欠妥。

其实小田的妈妈让小田独自回家,以为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独立性,但是这些都是片面的,孩子还小,孤身一人就做这种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根本就是强人所难,片面的锻炼独立性,最后成长起来的孩子身上所带的也并不是真正的独立坚强。

而这种行为方式通常被称为"伪独立"

1.什么是"伪独立"

是指孩子在自身不具备相应成熟的生理和心理条件下,却不得不在父母的教导下独自去完成与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事情。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与家长揠苗助长、攀比成风的心态密不可分。

2."伪独立"有哪些表现

(1)被迫独立心里孤单

有时候下班回家坐公交总能看到有穿着小学校服的孩子坐公交,随着公交车提示音一声学生卡,上来一个小孩子,艰难的拖着书包和大人一样抓着扶手一路摇摇晃晃回家。

看到这些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回家的孩子,家长们往往都会想这些孩子真是独立,这么小的年纪就更不需要父母接送自己回家,有的甚至还会让自己的孩子引以为榜样。

其实这些大人眼中的独立,在孩子内心是孤独的表现。孩子在心里其实是渴望着像其他孩子一样,三五成群或是有父母接送。

但是又不敢让父母希望自己独立的愿望落空,所以才做出一副独立的表象。

(2)隐藏情绪

在孩子的世界里,独立的定义往往是和不给爸妈带来麻烦直接挂钩的。

"伪独立"的孩子会常常习惯于隐藏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出现负面的情绪,会让家长觉得这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是一种不独立的信号。

这些孩子往往习惯于把所有的心事都藏于心底,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健康就会亮起红灯。

看到这些孩子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伪独立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仅没有促进作用,甚至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伪独立"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1.孩子对亲子关系的认知出现偏差

家长在要求孩子独立的同时,势必就会减少对孩子的关注。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也会因为想到父母对自己独立的要求,而不敢向父母求助,认为父母肯定会拒绝自己的求助。

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孩子对于父母缺乏信任感,甚至认为父母不够爱自己。更有可能会对父母产生出怨怼的情绪。

这样就会导致孩子无法与父母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会让孩子缺乏对于家庭的归属感。

2.父母给孩子的安全感减少

父母对孩子独立性的过分强调,会让孩子在还没有做好心理和生理上准备的情况下,就面对了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事情。

这样会增加孩子面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而同时家长又不会给予过多的支持,让孩子没有心理上的依靠,从而导致孩子对安全感非常缺乏。

3.缺乏信任感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首先在我们的认知里,给予我们最多信任感的就应该是我们的父母

当家长们过度强调独立时,孩子们就不敢过多的依赖父母,从而就会导致对父母的信任感降低,在孩子长大后面临社会就更不会轻易的对他人付出信任感。

这将导致孩子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面临很大的困境

可见"伪独立"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有着许多的负面影响,那么家长朋友要如何做才能教导孩子学会真正的独立呢?

真正培养孩子独立要记住这3条准则

1.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孩子的发展是有自然天性的,人为的干预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好负面的影响,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童年和撒娇,让孩子能够健康有序的成长起来。

为孩子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能让孩子得到了锻炼,又不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

同时家长们也要明白,揠苗助长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是没有任何的好处的,我们应该尊重孩子本身的生长规律,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2.及时的鼓励与赞扬。

在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的同时,家长们不应该表现的像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而应该扮演一个陪伴者的角色。

在孩子拥有了一些进步之后,家长们就应该适时的给出表扬,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学习独立的路上有更强的动力。

而当孩子在独立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家长出于锻炼他的目的,虽不能伸出援手,但是也能通过言语上的鼓励让孩子获得安慰。这样孩子才不会在这条成长的道路上感觉孤单。

3.加强精神独立的培养。

在成年人社会中"妈宝男""公主病"比比皆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这些人的精神独立能力特别差。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不光要培养他在行动上拥有独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拥有独立的能力。

这样孩子在未来进入社会中,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独立能力的成年人。

很多时候家长们都喜欢以对孩子的爱为借口来逼迫孩子过早的独立,这样仅仅只是满足了家长的愿望,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规律。

只有抛弃了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结合孩子的自身能力来培养,才能让孩子学会真正的独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