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家長們過度強調獨立時,孩子們就不敢過多的依賴父母,從而就會導致對父母的信任感降低,在孩子長大後面臨社會就更不會輕易的對他人付出信任感。看到這些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回家的孩子,家長們往往都會想這些孩子真是獨立,這麼小的年紀就更不需要父母接送自己回家,有的甚至還會讓自己的孩子引以爲榜樣。

只要我孩子以後有出息能成才,讓我幹什麼都願意,再說了不能把孩子養成溫室裏的花朵,現在不讓他學着自己去闖一闖,以後就會喫虧的。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家長讓孩子自己去坐公交、自己去學校報到、自己去幹一些孩子還無法獨立完成的事情。

但是這些問題往往被家長忽略,過度的追求孩子的獨立,忽視了強制性"僞獨立"對孩子未來成長中埋下的心理缺陷。

前不久有一則報道就引起了人們的熱議。一天晚上7點左右,在鄭州的一輛公交車上,一位小女孩正急得哇哇大哭。

司機看到小女孩孤身一人,忙把車停在了路旁,詢問小女孩的情況。原來這名小女孩兒叫小田,今年已經9歲了,今天獨自一人出來坐公交車。

是因爲媽媽想要鍛鍊她的獨立能力,就讓她獨自乘坐公交回家,可誰知道小田由於不熟悉公交車的行駛路線,坐成了反方向的公交車,這纔在車上急得大哭起來。最後小田在好心人的幫助下被送回了家。

看到這裏很多人都說小女孩的媽媽太不愛惜自己的孩子了,孩子還小外面壞人這麼多,就算是教孩子如何獨自一人回家坐公交,父母也不應該遠離孩子,應該在孩子看得見的地方保護孩子安全。

而有些家長則認爲孩子的獨立性本來就應該從小培養,要不然長大後不會有出息,只是這個家長的方式欠妥。

其實小田的媽媽讓小田獨自回家,以爲可以鍛鍊孩子的膽量和獨立性,但是這些都是片面的,孩子還小,孤身一人就做這種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根本就是強人所難,片面的鍛鍊獨立性,最後成長起來的孩子身上所帶的也並不是真正的獨立堅強。

而這種行爲方式通常被稱爲"僞獨立"

1.什麼是"僞獨立"

是指孩子在自身不具備相應成熟的生理和心理條件下,卻不得不在父母的教導下獨自去完成與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事情。這種現象的發生往往與家長揠苗助長、攀比成風的心態密不可分。

2."僞獨立"有哪些表現

(1)被迫獨立心裏孤單

有時候下班回家坐公交總能看到有穿着小學校服的孩子坐公交,隨着公交車提示音一聲學生卡,上來一個小孩子,艱難的拖着書包和大人一樣抓着扶手一路搖搖晃晃回家。

看到這些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回家的孩子,家長們往往都會想這些孩子真是獨立,這麼小的年紀就更不需要父母接送自己回家,有的甚至還會讓自己的孩子引以爲榜樣。

其實這些大人眼中的獨立,在孩子內心是孤獨的表現。孩子在心裏其實是渴望着像其他孩子一樣,三五成羣或是有父母接送。

但是又不敢讓父母希望自己獨立的願望落空,所以才做出一副獨立的表象。

(2)隱藏情緒

在孩子的世界裏,獨立的定義往往是和不給爸媽帶來麻煩直接掛鉤的。

"僞獨立"的孩子會常常習慣於隱藏自己的情緒。因爲他們認爲自己出現負面的情緒,會讓家長覺得這是自己無能的表現,是一種不獨立的信號。

這些孩子往往習慣於把所有的心事都藏於心底,長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會亮起紅燈。

看到這些孩子的表現,我們不難看出,僞獨立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不僅沒有促進作用,甚至還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僞獨立"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1.孩子對親子關係的認知出現偏差

家長在要求孩子獨立的同時,勢必就會減少對孩子的關注。孩子在遇到困難時,也會因爲想到父母對自己獨立的要求,而不敢向父母求助,認爲父母肯定會拒絕自己的求助。

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孩子對於父母缺乏信任感,甚至認爲父母不夠愛自己。更有可能會對父母產生出怨懟的情緒。

這樣就會導致孩子無法與父母建立親密的家庭關係,會讓孩子缺乏對於家庭的歸屬感。

2.父母給孩子的安全感減少

父母對孩子獨立性的過分強調,會讓孩子在還沒有做好心理和生理上準備的情況下,就面對了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事情。

這樣會增加孩子面對未知事物的恐懼,而同時家長又不會給予過多的支持,讓孩子沒有心理上的依靠,從而導致孩子對安全感非常缺乏。

3.缺乏信任感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首先在我們的認知裏,給予我們最多信任感的就應該是我們的父母

當家長們過度強調獨立時,孩子們就不敢過多的依賴父母,從而就會導致對父母的信任感降低,在孩子長大後面臨社會就更不會輕易的對他人付出信任感。

這將導致孩子在未來的人際交往中面臨很大的困境

可見"僞獨立"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有着許多的負面影響,那麼家長朋友要如何做才能教導孩子學會真正的獨立呢?

真正培養孩子獨立要記住這3條準則

1.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孩子的發展是有自然天性的,人爲的干預都會對孩子產生不好負面的影響,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作爲父母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孩子的童年和撒嬌,讓孩子能夠健康有序的成長起來。

爲孩子選擇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能讓孩子得到了鍛鍊,又不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

同時家長們也要明白,揠苗助長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是沒有任何的好處的,我們應該尊重孩子本身的生長規律,這樣才能讓孩子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2.及時的鼓勵與讚揚。

在鍛鍊孩子獨立能力的同時,家長們不應該表現的像一個冷漠的旁觀者,而應該扮演一個陪伴者的角色。

在孩子擁有了一些進步之後,家長們就應該適時的給出表揚,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學習獨立的路上有更強的動力。

而當孩子在獨立解決問題遇到困難時,家長出於鍛鍊他的目的,雖不能伸出援手,但是也能通過言語上的鼓勵讓孩子獲得安慰。這樣孩子纔不會在這條成長的道路上感覺孤單。

3.加強精神獨立的培養。

在成年人社會中"媽寶男""公主病"比比皆是。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往往是因爲這些人的精神獨立能力特別差。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不光要培養他在行動上擁有獨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擁有獨立的能力。

這樣孩子在未來進入社會中,才能成爲一個真正有獨立能力的成年人。

很多時候家長們都喜歡以對孩子的愛爲藉口來逼迫孩子過早的獨立,這樣僅僅只是滿足了家長的願望,卻忽略了孩子的成長規律。

只有拋棄了這種揠苗助長的方式,結合孩子的自身能力來培養,才能讓孩子學會真正的獨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