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像美團創始人王興說過的那句:很多人爲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在我人生的前20年,我爸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喫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經常看到一些文章說:現在的年輕人不愛喫苦了,沒有奮鬥精神了。90後、95後、00後…這一代人垮了。

每次,我都一身雞皮疙瘩。

首先,什麼是能喫苦?

其次,能喫苦就垮不掉嗎?

在我人生的前20年,我爸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喫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這讓我覺得喫苦是一件必要的必須的事情,更是一種無上光榮的事,是所有人通往成功的必經路徑。

喫苦作爲一種美德被代代傳頌着。而喫苦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其實苦難本身並不值得讚美,值得讚美的是能夠戰勝苦難的能力,以及戰勝苦難之後獲得的幸福。而在沒有戰勝之前,苦難應該是敵人,是魔鬼,喫苦應該是一種恥辱。

我們讀書時候,最先會背誦的古文恐怕就是孟子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然而很多人揹着揹着忘了開頭: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於是,只有少數人等到天降大任,而大多數人在受苦的漫長過程裏感動了自己,竟忘了最終的目的,錯將喫苦本身當成了高貴的姿態。殊不知你雖然喫着苦中苦,卻只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裏的萬骨。

苦難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只有經歷苦難後的感悟和思考後纔有意義。

如果人生是一場喫苦大賽,誰喫得苦多,給誰頒獎,我不攔着你,你去喫吧,可勁兒喫,但是,真遺憾啊,不是這樣的。這不是一個拼蠻力的時代。同樣一件事,誰喫的苦少,甚至不喫苦,就搞定了,那誰纔是智者。

也許你會說,那些成功人士,每每回憶往昔的時候,總是說喫了多少多少苦。沒錯,但那是成功路上不可避免的苦,而不是爲了成功去喫苦。這是兩個概念。

梅花香自苦寒來,因爲它是梅花呀,只能在冬天開。你以爲它願意啊。

在這個社會上,苦難本就是常態,成年人的生活哪會是舒適愜意?

一位北漂網友在回顧自己剛剛去到北京時的經歷,追悔莫及:

爲了省錢,她租了幾百塊一個月的狹小房間,房間裏只有一張沒有樓梯的上下鋪,她睡上鋪,每天光上下牀都要費好大勁。

又因爲房子離公司遠,她每天不得不提前兩個半小時去擠地鐵。

每天的奔波讓她疲憊不堪,時常抱怨生活好艱難。

其實她的工資完全夠她租離公司更近條件更好的房子。

那樣她每天至少能節省4個小時,她卻覺得:“北京人才濟濟,不多喫點苦我怎麼追趕得上別人。”

半年以後,原本圓潤有活力的她變得十分憔悴。

她說,“我看不到希望,這個世界真不公平,爲什麼我喫了這麼多苦,生活卻沒給我半點回報”。

她最終離開了北京,自以爲的付出沒有幫助她成長,更讓她浪費了許多時間。

這是典型的無意義喫苦,做着對自我提升非常有限的事情,深陷在自我感動中。

套用一句話,你只是自以爲很喫苦。

你只是低效、低效、低效,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有時候,能喫苦,能拼命,一點兒也不光榮,只是你笨。

弗洛伊德解釋過人們爲何會對苦難癡迷:

假如人生活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就會轉頭愛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爲一種快樂,以便使自己好過一點。

而這,只是一種自欺欺人。

我們真正的要關注的,還是每個階段有什麼目標,每個目標要怎麼完成。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在這方面非常懶惰。該做的事情,從來不做。重要的事情,從來不做。

就像美團創始人王興說過的那句:很多人爲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苦難不值得迷戀,除非你別無選擇。

說到底,一個人,不是要多喫苦,而是要不怕喫苦。

該喫苦的時候,就挺起胸,張開嘴,這是人之爲人的擔當。

別再把“能喫苦”作爲一種品質拿出來臭顯擺了。

趁着我們還年輕,多用一點腦子,多學一點技能,多積累一些知識。少一點關注自己辛不辛苦,少喫一點沒有必要的辛苦,更不要用能不能喫苦,評價一個人。

陳虻曾對柴靜說:“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纔是財富。”

有選擇地承受,洞察苦難的價值,這纔是喫苦應有的姿態。

臥薪嚐膽從來只是下下之選,能不喫的苦,我勸你還是別喫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