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唐軍準備攻打蕭銑的時候,這個時候是三峽長江的汛期,江水漲了很多,蕭銑覺得唐軍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殺過來,諸位將士也勸說李靖待水退後 進軍,而李靖認爲行軍打仗就要靠速度,要趁其不注意的時候攻打之,李孝恭聽從了意見,一舉攻破蕭銑的防守,待蕭銑援軍到來後,李孝恭欲趁熱打鐵,直接進攻。而李靖說不可以,認爲他們是精銳之師,此次必定勢不可擋,應當躲避其鋒芒,伺機而動,一定能夠取得勝利,但是這次李孝恭沒有聽從,自己帶兵進攻了,果然失敗了,逃了回來,這個時候,李靖知道對方一定放鬆了警惕,帶兵出擊,破了對方的精銳之師,再次擊敗了文士弘,這次戰鬥,李靖不僅能分析清楚戰局,還能在李孝恭失敗後,趁機取勝,戰場上非常的冷靜,有着良好的軍事素養。

李靖將軍出身於名門貴族,家世優越,祖父更是刺史,父親是郡太守,一家人都是當官的,關於李靖的少年時期,史書資料不多,但他毫無疑問從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無論是知識還是軍事方面,而且接觸到的也都是高官貴族的子嗣,積累了人脈。
李靖在很小的時候就胸懷大志,總對親人們說大丈夫就應該建功立業,他有很強的進取精神,少年時就有很強的軍事天賦,被身爲將軍的舅舅讚賞有加,認爲他已經具備了和自己談論兵法的能力了,楊素將軍也對他很是讚賞,說他能當上宰相,能得到這樣的評價,足以看出他的軍事才能了,但此時他也不是非常完美,在閱歷與眼光方面稍有欠缺。在隋煬帝失去中原控制的時候,羣雄並起,這時,他舉報李淵,足見其不明智,日後是有長進的。
李靖舉報了人家,李淵當然不會輕易放過他,若不是李世民求情,差點被砍,從此,他成了李淵一派,開始走向成功。李淵父子在進入關中後,情勢並不是很好,四面八方都有敵人,形勢並不容樂觀,北面是東突厥汗國;西面是據隴右,虎視眈眈的薛舉,而南方有實力雄厚的蕭銑和據有吳越的杜伏威。從此,李唐王朝在關中開始了他一步一步走向統一的大業。
李淵父子選擇實現統一大業的方法是簡單有效的,那就是離自己遠的就交好,離自己進的就進攻,甚至不惜先屈服強國以獲得支持,也拉攏了一些觀望勢力,然後開始了進攻,除掉了後顧之憂,在李唐的關鍵一年,北方戰線,李世民統軍出關東征洛陽;在南線,李淵派出親李孝恭攻打蕭銑。就在這個時候,李靖在南方戰線不斷獲勝,名聲大振,他提出的洗滅蕭鐵的計劃也得到了同意。
李淵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開國帝王,他清楚自己手下的能力,知道李孝恭不能獨自擔當大任,於是讓李靖輔佐,從此李靖作爲行軍總管,可以上戰場,大殺四方了。當時,李淵想要收服巴蜀地區,這個時候,唐軍準備進攻蕭銑,所以後方必須穩固。
這時,李靖提議對於巴蜀士兵,收服使用,而不是趕盡殺絕。在唐軍準備攻打蕭銑的時候,這個時候是三峽長江的汛期,江水漲了很多,蕭銑覺得唐軍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殺過來,諸位將士也勸說李靖待水退後 進軍,而李靖認爲行軍打仗就要靠速度,要趁其不注意的時候攻打之,李孝恭聽從了意見,一舉攻破蕭銑的防守,待蕭銑援軍到來後,李孝恭欲趁熱打鐵,直接進攻。
而李靖說不可以,認爲他們是精銳之師,此次必定勢不可擋,應當躲避其鋒芒,伺機而動,一定能夠取得勝利,但是這次李孝恭沒有聽從,自己帶兵進攻了,果然失敗了,逃了回來,這個時候,李靖知道對方一定放鬆了警惕,帶兵出擊,破了對方的精銳之師,再次擊敗了文士弘,這次戰鬥,李靖不僅能分析清楚戰局,還能在李孝恭失敗後,趁機取勝,戰場上非常的冷靜,有着良好的軍事素養。
這次勝利,使得所有人都而接下來,都對他很佩服,擊敗文士弘後,李靖下令把所有敵方的戰艦都放到江中,任其漂流,士兵們都很困惑,爲什麼到手的戰利品要扔掉呢,這是什麼道理,李靖說這四周都是敵軍,如若被包圍,拿再多的戰艦也沒有用,若是任其漂流到江中,這讓人不敢貿然進攻,其軍事思想可見一斑。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