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2020釘釘春夏新品發佈會上,釘釘推出了堪稱“迄今最大版本更新”的5.1版,新版名爲年寶玉則。發佈會上,阿里釘釘CEO陳航宣佈,截至2020年3月31日,釘釘的用戶數超過3億,超過1500萬家企業組織全面開啓數字新基建。

數字化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普惠已經成爲典型。陳航公佈了疫情期間教育數字:釘釘支持了全國14萬所學校、300萬個班級、1.3億學生的在線上課,有600萬老師在釘釘上累計上課超過了6000萬小時。

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教育裝備研究院副院長施建國認爲,在線授課作爲特殊時期的應急預案,雖然不代表各地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常態,但這次大規模的在線教學,充分體現了近十年來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也爲中國教育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促進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創新奠定了新的基礎。

“爲進一步爲教育行業普惠數字化技術,釘釘正式推出‘家校共育2.0’,圍繞着家校溝通,推出了‘家校羣’、‘師生羣’等常用家校功能,並重點圍繞老師的教學教研工作進行升級。”陳航介紹說,同時,釘釘聯合阿里巴巴公益“3小時公益”平臺、阿里體育啓動“益起動”運動公益項目,每個釘釘用戶在釘釘運動產生的步數,都可積累兌換成相應的體育用品包,捐給偏遠地區的學校,用互聯網的方式改善山村學校學生的體育教育狀況。

釘釘發佈家校共育2.0

“釘釘以校園管理、教學工作、家校工作和成長記錄等不同維度,讓教育的全過程實現數字化,形成數據生產、流動和分析的循環,同時伴隨知識的建構、共享、優化和創新而形成的知識共同體成爲推動教學創新的‘新能源’。”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北京市基礎教育信息化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王陸說道,哪怕在偏遠農村學校,聯動共享的數字化平臺都是快速易得的,這種數字新基建能夠避免形成新的數字化代差與教育鴻溝,真正助力教育普惠的下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