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漢朝這個女子不僅可以封侯,擁有爵位和封邑,還可寡婦不愁嫁,出現改嫁和再嫁的婦女尊貴的社會里,趙雲如終如一堅守住儒家道德底線,一如既往堅持人倫綱常的界限,以身作則地高規格嚴標準對自己的道德進行約束,稱得上是東漢三國文人武將中公認的品德完人,是封建社會統治階層所倡導的道德聖人。趙雲,本是生活在一個寡婦不愁嫁的亂世裏,卻保持極其高的道德操守,一拒結義兄弟趙範娶寡嫂,二拒追隨主公劉備納寡婦,還信心滿滿地道出“大丈夫何患無妻”的豪言壯語。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智取桂陽郡,不僅成就了趙雲從勇將到儒帥的量變,還昇華了趙雲由勇者向聖者的質變。按常理,人的質變一般是勇者到仁者,仁者再到聖者。而趙雲則直接就跨過仁階段,一步就從勇者邁越到聖者。

在漢朝這個女子不僅可以封侯,擁有爵位和封邑,還可寡婦不愁嫁,出現改嫁和再嫁的婦女尊貴的社會里,趙雲如終如一堅守住儒家道德底線,一如既往堅持人倫綱常的界限,以身作則地高規格嚴標準對自己的道德進行約束,稱得上是東漢三國文人武將中公認的品德完人,是封建社會統治階層所倡導的道德聖人。

在趙雲所處的時代,即東漢三國裏,被譽爲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的曹操,就是一個十足的人妻控,史書記載曹操有12個妻妾,卻有10個都是有婦之夫,諸如大將軍何進兒媳尹夫人、呂布將領秦宜祿妻子杜氏、董卓部將張濟之妻等等;世人稱弘毅寬厚、知人待士、仁義天下、謙謙君子的劉備,不僅奪了劉璋的西川,還順帶把劉璋的寡嫂據爲已有,而且還封爲皇后;號稱萬人敵、義絕、美髯公、武聖的關羽,不僅心安理得地接受曹操授封的漢壽亭侯,還光明正大地與曹操爭搶秦宜祿的妻子杜氏。在社會道德約束十分模糊的時代裏,在不光娶寡婦,搶人妻的男人不在意,連再嫁、改嫁的寡婦自己都不在乎的主流社會中,趙雲卻未盲目隨大流而是獨具匠心,不僅不會做,更不會想,甚至連念頭都未動過。因爲趙雲在東漢三國時期就是鶴立雞羣,不同於常人,是凡人中的奇葩,是道德完人。

之所以不娶傾國傾城的美寡婦,是因爲趙雲對自己的道德約束異常嚴格,接近於苛刻,甚至是有道德方面的“潔癖”。而這種道德“潔癖”,就決定了他身上必然有很濃的處子情結。在趙雲的潛意識裏,唯有娶一個黃花閨女才能配得上自己純潔無瑕的道德操守,纔會那句“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的豪言壯語流傳於世,經典不衰。基於趙雲這種天生俱來的道德潔癖,哪怕趙範的寡嫂樊氏再漂亮,再傾國傾城,即便是守孝三年十年的寡婦,即便是利益攸關的政治聯姻,只要是爲人妻者,爲人妾者,永遠都不會入趙子龍的法眼。爲此,在修身齊家立業方面,趙雲的“大丈夫何患無妻”可以與反秦義軍先驅陳勝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相媲美。趙雲強調的是男人要志向遠大,不能爲兒女情長貽誤大局。陳勝則是注重人生應不甘於命運和平凡。

縱觀兩漢三國,全社會都容許婦女再嫁改嫁,男人都可不在乎自己的妻子曾經爲人妻或是寡婦,一代奸雄曹操可以不在乎,一代梟雄劉備也可以不在乎,一代英雄關羽更可以不在乎,但一代英豪趙雲不可以不在乎。這就是趙雲有別於他人的最大最特別之處。因爲趙雲是中華品德的完人,是漢族道德的聖人。在趙雲生活的那個時代,特別是蜀漢五虎將中,關羽的錯能搜出來,張飛的錯能找出來,黃忠的借能尋得到,馬超的錯能覓得到,唯獨趙雲的錯是挑不出來。正如南宋蕭常改修而成的《蕭氏續後漢書》上所說:若其不納趙範之兄嫂,律己之嚴如此。方時諸將。其最優乎。可見,趙雲對自己的道德約束不僅僅是嚴格,而是苛刻。

趙雲真不愧是兩漢三國時期唯一的一個品德完人,道德聖人。

筆者按:聖,本意是耳聰口敏,通達事理。在儒家中,是指道德智能極高。趙雲,本是生活在一個寡婦不愁嫁的亂世裏,卻保持極其高的道德操守,一拒結義兄弟趙範娶寡嫂,二拒追隨主公劉備納寡婦,還信心滿滿地道出“大丈夫何患無妻”的豪言壯語。正所謂:富潤屋,德潤身,趙雲不愧是三國完美偶像,道德聖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