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行取經的路上,唐僧會因爲“本性圓明”不太可能死在妖精手裏,這並代表他不死,而且還很可能死在自己人手上,這個真不知道唐僧自己會不會想得到。大鵬鳥說把唐僧夾生喫了,孫悟空就信了,無奈之下去西天找佛祖了。

文:大紅少(作者原創授權)

《西遊記》裏的妖怪是怎麼喫人的?方式有很多,絕大多數妖怪喫相都很難看,奎木狼抓住個宮女照頭就咬一口;豬八戒沙僧也是餓急了眼就去抓人喫,估計也講究不到哪去;小白龍沒有明確說喫人,可是一口把馬吞下去,也不見他把鞍子、繮繩什麼的吐出來,那些真的能消化嗎?

但是,所有的妖精抓住唐僧後,還真沒有哪個猴急猴急的先咬一口嚐嚐,雖然咬一口唐僧也見得就死了。所以,妖精抓住唐僧後爲什麼不急着喫,這也是西遊未解之迷之一。很多人也解過這個迷,其實原著中就有答案,太白金星說過,“只因你本性圓明,所以喫你不得”。這句話這樣理解,唐僧是個人見人愛、妖見妖喜歡的寶貝,只要抓在手裏,就愛到捨不得喫的地步。《指環王》中的那個戒指,誰得到了就會被迷惑本性,大概唐僧肉本身也有這個附加功能。

即便是這樣,唐僧在取經途中是不是就因此真正安全了呢,他真的不會死嗎?當然不是,南山大王抓住唐僧後扔出個假人頭,害得三個徒弟大哭一場;大鵬鳥說把唐僧夾生喫了,孫悟空就信了,無奈之下去西天找佛祖了。在三個徒弟眼中,唐僧是有可能會死的。

孫悟空在收了沙僧之後就給取經團隊分了工,八戒挑擔,沙僧牽馬,保護唐僧的任務,他自己就承擔了。他自認爲本事高強,取經之初真沒把路上的妖怪放在眼裏,按他的說法,“這山裏是有個把妖精”。真正一上路才發現,有的妖精打不死,有的妖精打不得,更讓他感到奈的是,有的妖精還真打不過。一開始孫悟空還不太認可這件事,遇事還勉強一下,直到把自己氣得哭了幾次,後面就學乖了。其中有就被南山大王害得哭過一次。

孫悟空是什麼發生這個轉變的呢?應該是紅孩兒的時候,紅孩兒在半山中間哭,孫悟空就使用了縮地術,把唐僧送過去了,結果唐僧耳朵向後長,都走過去了還聽得更清楚了。這是孫悟空的又一次勉強,結果還是那句話“師父是處處該災”,躲是躲不過去的。

唐僧有這麼多災難,孫悟空怕不怕唐僧真的死呢?那要看唐僧是怎麼死了,像南山大王和大鵬鳥時,他就怕了。正篇分析過了,即便唐僧死了,孫悟空其實還是有自己取經的想法的,從某種角度上講,悟空真正瞭解取經的真實意義。但是某種情況下,孫悟空並不怕唐僧死,比如唐僧膽子小,輕易就嚇得掉下馬來,真假美猴王時,悟空完全可以再使勁嚇一嚇唐僧,沒準能嚇死他。

還有一次,孫悟空還想直接把唐僧害死。原著第五十一回孫悟空大戰青牛精,用火燒不行,就想到了用水,要上天去請水德星君,這時托塔天王就提醒他說,要是用水會把唐僧一起淹死。孫悟空這時說過一句話,“沒事!淹死我師,我自有個法兒教他活來。”

西行取經的路上,唐僧會因爲“本性圓明”不太可能死在妖精手裏,這並代表他不死,而且還很可能死在自己人手上,這個真不知道唐僧自己會不會想得到。從孫悟空的角度上看,只要唐僧肉身還在,還魂就不算個事。但是如果真的被妖精喫掉了,那估計他也無計可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