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贤亮能够前往台湾亲自去祭奠三毛,足以表达他内心的哀痛和对三毛的知己之情。张贤亮和三毛互为彼此知己,他们之间有着作家特有的共鸣,倘若当初两位作家得以相见,相信他们定会惺惺相惜,成为挚友。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在改革开放后用自己的文章让大陆掀起了“三毛热”,三毛的作品充满着人文主义情怀同时又包含着浓浓的异域风情。她是一个多情且热烈的女作家,是极富魅力的现代女性,在去世之前她曾坦率地表示自己最喜欢贾平凹和张贤亮能让三毛赞誉的作家想必也是极为不凡,三毛去世后,张贤亮曾赋诗一首以表哀悼。

被三毛欣赏,有着坎坷经历

三毛的作品能带给人强烈的新鲜感,这在内地的作家中并不常见。因此当三毛的作品来到内地之后,迅速掀起了阅读热潮。1989年,三毛曾回到大陆寻根,在故乡小沙镇留下了深刻的回忆。此后三毛曾多次往返大陆,有记者抓住机会对三毛进行采访。在采访中有关对陕西的观感令三毛十分感兴趣,她表示自己很喜欢贾平凹的作品,说着说着又说到也爱读张贤亮的作品。

张贤亮也是文学界的知名作家,朋友将记者采访三毛后写的文章寄给张贤亮之后,感触很深,他感动和欣慰于寻得了如此知己,作家之间往往有惺惺相惜之感。张贤亮的一生中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坎坷,人生的大部分时光,他都生活在银川郊外的一个农场中,从1957年到1997年他有了太多的委屈与无奈。

在重返文坛之后他所创作的作品大多带有揭示作用,他在作品中揭露了中国社会现状,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十分鲜明,他用文字将人性的复杂细腻地表达了出来。多年的沉寂之后,他终于已不再隐忍低沉的姿态,用作品向世人展示出了他内心的强大。

远赴台湾,亲自祭奠三毛

张贤亮在了解了三毛之后,深觉三毛乃是自己的知己,两位作家由各自的文学所结缘,各自拜服于对方的文学魅力之下,但因条件有限,二人始终未曾见面。张贤亮曾计划前往台湾拜访三毛,与自己的知己一起畅谈文学。

三毛是细腻且多情的,是一个纤细敏感的女子。她温柔坚韧又极富才华,可在情感上多受打击。 直至三毛自杀身亡,二人也未曾相见。三毛过世之后,张贤亮曾亲自为其赋诗一首来表示自己的哀悼,并在其后奔赴台湾祭奠三毛。尽管多年来他们始终是神交未曾面见,但两人之间的友谊是深厚且真挚的。

张贤亮能够前往台湾亲自去祭奠三毛,足以表达他内心的哀痛和对三毛的知己之情。人死不能复生,尽管三毛已经离去了,但三毛所留下的作品和留给人们的记忆永远不会离去。

战胜困境,将苦难化为创作源泉

张贤亮自小便具有文学天赋,他爱好写作,中学时期便开始了创作道路。不仅如此,他还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笔触俊逸秀润,颇具风骨。但此后因一部作品被打击,经历了漫长的改造生涯。几十年的改造,并没有磨走他的不甘与无奈,反而激起了他愈发奋进的斗志,纵使困难重重,但张贤亮始终未曾放弃创作。

被平反后,张贤亮一鼓作气,以沧桑的笔触,将多年所经历的委屈与不甘写进了字里行间,将内心最真实的感触融入了纸张中,由此创作出来的作品令读者仅是读上几页便感触颇深。苦难已被张贤良化为了创作的源泉,他用平实的文字将曾经所经受到的、内心最深刻的感想全部表达了出来,令读者感同身受。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为了首批下海经商的文人。张贤亮选择下海时,正是三毛自杀后的第二年,他是文化型商人,在下海经商时为表达自己的感想,还特地发表了一篇《下海宣言》,希望自己能够全面发展,不负人生,那时的张贤亮已年近花甲,能做出此举令人钦佩。

独特经商眼光,成为最有钱的作家

张贤亮本身便是文学素养极高的作家,又自诩为文化型商人,因此他将经商角度投放到了文化产业中。他曾表示文化人应当自信自强,勇于在中国的市场中发展,曾以一番热情激烈的言论令国内外舆论哗然,他是文人下海中极受关注的一位,同时也是最成功的一位。

我国的西部旅游资源丰富,不论是民俗风情亦或是自然风光均十分独特。张贤亮选择在西部建立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后来在不断地发展中,这个建立在贺兰山下的影城成为了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地,张贤亮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毫不夸张地说,张贤亮是中国最有钱的作家。西部地区尽管资源丰富,风景独特,但是要想将其真正利用起来毕竟盈利要付出的精力和代价可着实不小,张贤亮能够将废墟和古堡建造成为著名的影城,他的成就值得我们钦佩。多年的改造生涯并没有击倒这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当一切过去之后,他平和地对待这段经历,并不断突破自己来迎接全新的人生经历,张贤亮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坚韧、不屈、勇敢。

豁达洒脱,缔造独特人生

张贤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如今人们认识张贤亮,不再是因为三毛的喜欢,而是因其本身的独特魅力。他的一生饱经沧桑,却又从苦难中不断突破自我,焕发光芒。几十年的苦难经历将张贤亮塑造成了一个内心坚强的男人,在那段不被理解的岁月中,文人的正气和傲骨令他没有放弃自我,反而成就了他特立独行的写作风格。

经商成功后的张贤亮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骨,他不仅关注经济发展,而且十分注重民生,始终未曾停止回馈社会。在赚取了大量财富之后,他致力于慈善事业,有着超高的觉悟,对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们总是伸出援手。

张贤亮和三毛互为彼此知己,他们之间有着作家特有的共鸣,倘若当初两位作家得以相见,相信他们定会惺惺相惜,成为挚友。张贤亮的洒脱与豁达让他没有为苦难所束缚,反而将其化作动力和源泉,不断突破自我,缔造了传奇人生,张贤亮的一生值得我们钦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