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统治时间仅90多年,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忽必烈在位的30多年、中期:九个短命皇帝的乱世年、后期:昏君元顺帝在位的30年,这九十余年,从政治到经济到文化再到军事,自始至终都漏洞百出,蒙古大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攻下宋之后更是金玉满堂,但蒙古人沾沾自喜,身上故存的土匪气息愈来愈烈。


元朝破坏了一些中国传统,打破了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是唯一一个以商业税而不是农业税为主的朝代,海外贸易十分发达,郑和去过的地方元朝船队都去过,朱元璋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重新让中国回到了小农经济的轨道上,打破了儒家士大夫的特权。元朝不喜欢读四书五经的,喜欢工程师,甚至给工匠封侯,朱元璋恢复了儒家士大夫的特权,工程师地位重新下降。


还有打破了中国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控制的传统,元朝只有一起疑似的文字狱,实行思想自由,宗教自由,朱元璋大搞八股取士,文字狱,恢复思想控制,此外元朝发达的数学,在明朝严重倒退,简单的来说,元朝统治者无心治国,不按中国传统的治国思路来,明朝让中国回到了中国传统的治国思路上,忽必烈之后的皇帝都是用贿赂各王公贵族的方式攫取皇位,导致政府财政大缺口。


可是他们还信奉萨迦派,经常组织大型法事活动,这些也需要投资大量财富。为了维持现状,开始大肆印制钞票,导致通货膨胀。他们对文化也从来不重视,政府和老百姓间的交流少之甚少。再加上当时欧洲大陆爆发的各种天灾,瘟疫、干旱、洪水,元顺帝在位期间几乎每年都有饥荒,农民起义随处可见。曾经战斗力最强的队伍因沉迷于骄奢淫逸都萎靡不振。最后在朱元璋的强势进攻下,皇帝带着王公贵族落荒而逃。


元朝政治反复、缺乏稳定对于采用“汉法”还是回归蒙古传统,元朝一直存在反复折腾的现象。比如作为封建王朝标配的科举取士制度,元朝就曾经废除过。元末伯颜擅权时期,废除科举,又推行民族压迫政策,“诸中央、地方衙门幕长并用蒙古、色目人”,后脱脱上台拨乱反正。元政府用人长期向蒙古贵族与色目人倾斜,上层更崇信西藏妖僧,虽然传说中的四等人、初夜权等未必存在,但统治集团与汉地及群体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王朝稳定的基石,但元朝并未将之制度化,导致元朝出现了激烈的皇位争夺,元朝统治中原不过区区88年,史书正式承认的皇帝就有11位。统治集团激烈的内讧加剧了政策混乱。总而言之一句话,元朝灭亡或者速亡是因为它从来不是一个健全的封建王朝。只可惜这种开放与包容,没有被后来的明清所继承,腐儒又开始抬头,并变本加厉,挖空心思的完善理学,扼杀国人的天性、自由,自我封闭,中断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从此,中国彻底走上了不归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