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知道,战争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灾难并不比天灾小,所以向朝廷奏明希望可以将这批叛乱的人进行招安,并得到了允许,很快,叛乱便结束了。在升官之后,他并没有碌碌无为,开始清剿山贼和各地的叛乱,由于他熟读兵法加上用计用兵得当,很快便消灭了叛乱和山贼,得到了百姓的敬爱,立下了赫赫战功,此之谓功。

立德立言又立功

——王阳明,德行事功受到读书人敬仰的一代大家

王阳明出生于明代的中期,这时候的朝政已经特别腐败了,社会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尖锐问题,学术思想更是被禁锢住、停滞不前。据说,他五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但是却能够记住祖父所读过的每一本书籍,聪慧无比。他本来的名字并不叫“守仁”,只是他的祖父见他5岁了还不能说话,便根据一本书籍上的话,改成了现在的名字。神奇的是,刚改完名字,他就可以开口说话了。随后,他便到一个师塾读书,正式学习各种知识。但是他刚入学一年,他的母亲便去世了,这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常人一般在年纪这么小的时候失去母爱,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难走出来,但他心思与常人不同,很快就调整好了。

他和夫子讨论什么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夫子说自然是科举,但他却说自己不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最要紧的是通过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当时的大明朝朝政已经腐败不堪,各地起义不断,加上外敌不断,朝廷委屈求和,他在内心暗暗发誓,他一定要学好知识,将来为国效忠,改变这种局势。同时,他开始不断向皇帝上书提出建议,但是皇帝没有给他任何答复。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并不能令皇帝信任,所以开始四处游历,增长阅历,以便将来更好的作为。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已经在内心有了经略山川之志。

他十七岁的时候,与诸氏成亲。可是在成亲当天,他遇到了一个道士,他求学心切,便和道士一起静坐,竟然忘记了自己是要成亲的人,大家也都找不到他。到了第二天,他的岳父才找到他,将他带回去成亲。第二年,他带妻子回乡的时候,拜访了一个名家——娄谅。他听娄谅给他讲了“格物致知”,甚是感兴趣,回到家之后便将有关的书籍读了个遍。甚至找到了一片竹林,静心“格”了7天的竹子,可是却一无所获,而且还因为此病了许久。从这以后,他对格物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并渐渐的不相信这个思想了。

他二十岁的时候,开始参加科举的考试,但是一直未中第,直到他二十八岁的时候才中了进士,正式进入仕途。但是他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先是因病请求回乡养病。他为了救一个御史将专政的宦官给得罪了,被贬到贵州做驿丞。但是他并不气馁,亲自教当地的百姓学习,教化他们,并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同时,他在那个地方远离朝廷纷争,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思想感悟,并且悟出来了“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开创了心学。这个思想成为后世一大批学者追求的理论,是之为立言。

后来,他做了巡抚,并且平定了江西地方上的一个民变。他知道,战争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灾难并不比天灾小,所以向朝廷奏明希望可以将这批叛乱的人进行招安,并得到了允许,很快,叛乱便结束了。但是,第二年一个王爷又接着发生了叛乱,他积极进行对抗,先是用计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等到援兵的到来,后来,他便趁着对方的后方空虚进行攻占,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取得了胜利。经过这两次战役,他的功绩传遍了朝野,并且得到了兵部尚书的赏识。在升官之后,他并没有碌碌无为,开始清剿山贼和各地的叛乱,由于他熟读兵法加上用计用兵得当,很快便消灭了叛乱和山贼,得到了百姓的敬爱,立下了赫赫战功,此之谓功。

在他做官期间,每到一处,便以身作则,教化百姓,发展当地的经济,收到了百姓的喜爱。辞官之后,他建立了一个书院,并在里面担任讲师,向下一代人传授自己的所学,并严厉要求自己和学生,树立了德行。他还曾将自己创立的心学凝练成四句话,传承给他的学生,此之谓立德。

立功立德立言,人的一生中,能有几个人可以做到,而历代学者承认的不过也就是孔子和他了。一生坚持自己的志向,以身作则,求知求学,建功立业,一代大家成为历代学子的榜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