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〇一九年十月底,北京畫院推出展覽“吮毫描來影欲飛——明清寫意人物畫的象與神”,展出自明代陳洪綬、徐渭、文徵明、吳偉等至晚清的改琦、費丹旭、金農、黃慎、羅聘、錢慧安等的人物畫,將明清以來人物畫的豐富性與複雜性加以呈現,可謂洋洋大觀,適逢其時。如今觀看全國美術作品展的作品,除了存在拷貝照片的山水畫,中國畫人物仍然是山寨照片的工筆爲主流,傳統的寫意精神繼續缺失。

如今觀看全國美術作品展的作品,除了存在拷貝照片的山水畫,中國畫人物仍然是山寨照片的工筆爲主流,傳統的寫意精神繼續缺失。

人物畫創作的困惑不僅是丟失寫意精神,也是對中國人自有審美體系的迷失。我們需要正本清源,需要繼續關注那些依舊閃光的傳統。

二〇一九年十月底,北京畫院推出展覽“吮毫描來影欲飛——明清寫意人物畫的象與神”,展出自明代陳洪綬、徐渭、文徵明、吳偉等至晚清的改琦、費丹旭、金農、黃慎、羅聘、錢慧安等的人物畫,將明清以來人物畫的豐富性與複雜性加以呈現,可謂洋洋大觀,適逢其時。

明 陳洪綬 人物圖軸

129cm×53cm 紙本設色 重慶三峽博物館藏

明 張路(款) 桃源問津圖

101cm×153cm 絹本墨筆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明 張路 山行落帽圖軸

155.8cm×98cm 絹本設色 天津博物館藏

明 萬邦治 醉飲圖卷

24.5cm×143cm 絹本設色 廣東省博物館藏

明 徐渭 驢背吟詩圖軸

112.2cm×30cm 紙本墨筆 故宮博物院藏

明 佚名 三星拱照圖軸

175.8cm×89.1cm 紙本設色 重慶三峽博物館藏

明 馬軾 松下問道圖軸

152.8cm×72.5cm 紙本墨筆 重慶三峽博物館藏

明 吳偉 太極圖軸

138.6cm×81cm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明 劉俊 四仙圖軸

173.3cm×119.5cm 絹本設色 天津博物館藏

明 文徵明 老子像軸

57cm×28cm 紙本墨筆 廣東省博物館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