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自成逃走以後,吳三桂迎接清兵入關,最終清朝定都於北京,正式取代明朝政權。就好比明末時期,由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原本是他先進入北京城,並且建立大順政權。

大家好,我們的曉正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封建王朝歷史中,免不了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朝代更替的現象。這是因爲隨着王朝的腐敗,民間不斷有起義軍崛起導致。但回顧歷史,卻發現我國古代的農民起義軍,很少有成功的,大多都是爲別人做了嫁衣。
就好比明末時期,由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原本是他先進入北京城,並且建立大順政權。然而他卻只當了42天皇帝,就被滿清和吳三桂趕了出去,實在可悲可嘆。
李自成小的時候就喜歡舞刀弄棒,父親去世以後,他就成爲明朝的一位驛站卒,負責照看馬匹。然而朱由檢即位後,對驛站進行改革,業績不好的李自成,就這樣被裁員了。
他回去以後,又因欠債被縣令判了重刑,還好被親友救了出來。誰知禍不單行,他出獄後,又接連背上兩條人命案。無奈之下,他只好跟着侄兒李過一起,到甘肅甘州投了軍。
參軍後不久,李自成就被提拔爲軍中的把總。直到金兵南下,李自成所在的軍隊被調往京師救援,就在入京途中,李自成決定發動兵變。但是他勢單力薄,於是便選擇投靠了闖王高迎祥。高迎祥死後,李自成就成爲起義軍的領袖。
之後,李自成不斷擴大隊伍,前後進行了十多年的謀反,最終才率領起義軍,打着“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進入北京城。在他進入北京城之前,崇禎皇帝安排好一切,自己卻在煤山上自縊殉國。
李自成進入北京後,建立了大順政權,改年號爲“永昌”。然而僅僅42天后,大順政權就垮了,那麼在此期間,李自成在北京都做了什麼?
一、暴露野心
終於順利進入北京,李自成第一件要忙的事,自然就是自己的登基大典。由於“迎闖王,不納糧”,所以老百姓都很歡迎李自成的軍隊,他要登基,也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可是人一旦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容易迷失自己,李自成就是典型。當初朱元璋掃清一切障礙後,並沒有馬上就想着登基,而是一直奉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即使徐達已經順利進入元大都,他也沒有確定自己馬上要當皇帝。
但李自成進入北京後,馬上就將自己的野心暴露了。他不管明朝殘餘勢力是否清除,也不在乎滿清在後面虎視眈眈,就這樣開始積極籌備登基事宜。不僅如此,他還早早就搬進紫禁城居住,然後搶奪很多明朝妃子與宮女,將她們冊封爲妃。
二、自失人心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皇帝登基,必然會打壓舊臣,但那是指的同一個政權,皇位更替時的現象。李自成的情況不一樣,他想取代的是明朝政權,要想前朝遺臣順服他,最好的辦法是優待,而不是打壓。
如果優待前朝遺臣,一來可以籠絡人心,二來也可以得到他們的幫助,讓自己新建立的政權早日穩定。可李自成偏不這樣做,他得勢後,對明朝官員是嚴刑拷打,還將其家產全部佔爲己有。
除此之外,他還設立了“比響鎮撫司”,美其名曰“追贓助餉”,實際就是向達官顯貴要錢。只要有人不肯給錢,就會遭受極其殘忍的酷刑,史書記載這種酷刑:“木皆生棱,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
李自成的這一做法,讓京城人心惶惶,原本那些歡迎他入京的人,都開始後悔、害怕。李自成憑藉這種手段,一共逼出了七千多萬兩銀子,卻也因爲此舉,將自己推向前朝遺臣,以及京城所有百姓的對立面,可謂是人心盡失。
三、激怒吳三桂
陳圓圓是吳三桂的愛妾,可是李自成卻縱容大將劉宗敏,霸佔了陳圓圓,從而激怒了吳三桂。不僅如此,劉宗敏在搶奪陳圓圓的時候,還打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當時吳家有個家丁僥倖逃脫,便將這些事如實告訴了吳三桂。
當時的吳三桂正好失去靠山,他也在觀望各方勢力,李自成多次勸降,吳三桂原本也有些動心。但就在最關鍵的時刻,劉宗敏闖下大禍,打了吳三桂的父親,搶了他的愛妾,抄了他的家。
這時候李自成又寫了一封勸降信,其實如果沒有發生劉宗敏一事,吳三桂很有可能就會答應了。可此事一出,就把吳三桂推給了滿清。最後吳三桂與滿清聯手,李自成潰不成軍,就這樣被趕出了北京。
可憐李自成苦心經營十多年,好不容易佔據了北京,卻只當了42天的皇帝,就被趕出了北京城,最終也只是爲別人做嫁衣。李自成逃走以後,吳三桂迎接清兵入關,最終清朝定都於北京,正式取代明朝政權。
(參考文獻《明史》)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